州眾議員李榮恩會晤華埠領袖 聚焦交通局堅尼路改造計劃

紐約州眾議員李榮恩與華埠社區領袖於上週會面,討論市交通局(DOT)提出的堅尼路改造計劃對社區的影響。

交通局的提案包括透過取消一條商業停車道以擴寬行人道。此舉將迫使商業裝卸活動移至旁邊街道,並使堅尼路僅剩每個方向各兩條行車線。

出席會議的社區代表包括:陳建閃、于金山、李翠珊、Edward Cuccia、Ammy Cuccia、黃愛珍、盧元龍、楊繩華、陳熙,樂啟光以及李卓勳等等約20人。

多位與會者對該改造方案表達強烈關切,指出減少車道將導致交通擁堵、雙排停車問題惡化,並對行動不便居民在前往醫療診所接送時造成困難,也會影響堅尼路商家的貨物收送。李榮恩表示該計劃「設計欠妥」。

「堅尼路改造方案忽視了華埠社區的日常需求與現實情況。」李榮恩議員表示。「決策過程中,受影響最大的居民與小商戶往往未被納入討論。華埠居民與小企業應該被真誠地參與其中。我將持續與交通局合作,確保我們的社區聲音被聽見、需求被正視。」

「取消商業停車將使堅尼路陷入癱瘓,迫使送貨與醫療車輛停在行車線上,讓地區商家更難進行裝卸。」大華埠民權聯盟陳建閃表示。「在考慮擴寬行人道之前,市府應先檢討如何依據 CATS II 研究結果有效管理人行道,並探索設置中央安全島與路口延伸設計,以提升行人安全。」此外,與會者指出該計劃在推出前缺乏充分的社區參與。當華埠核心街區協會創辦人李卓勳詢問交通局是否曾與地方持份者諮詢時,與會者皆表示未曾被聯絡。

「25年前市府已做過研究,結論很清楚:擴寬堅尼路人行道會製造更多問題。」李卓勳表示。「在交通局重提舊構想之前,應與社區共同重新檢視相關數據。」

「取消所有堅尼路的商業停車位,將迫使送貨與醫療車輛佔用行車道,讓每個方向僅剩一條可通行車線。」區領袖于金山指出。「在擴寬行人道之前,市府應先設立實質的裝卸區並妥善管理人行道與街頭攤販。很高興李榮恩眾議員與社區及交通局合作,確保華埠的關切獲得重視。」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華人社區對堅尼路改造計劃深感憂慮,對交通局不諮詢華埠意見甚為反感。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