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陳程威三藩市報道
州參議員威善高(Scott Wiener)與市長羅偉(Daniel Lurie)6日晚出席日落區社區會議,就備受爭議的住房規劃與分區法案與居民面對面交流。會議有數百名民眾出席,現場氣氛緊張,多名民眾手持標語抗議分區計畫並要求重開大公路,但整體保持秩序。
威善高強調,住房危機是全加州的共同問題,並非僅限於三藩市。他表示,早期的住房規劃「形同笑話」,富裕城市得以將興建壓力轉嫁到貧困地區,導致住房分佈極不平衡。
「沒有足夠的住房,就會把人們推出社區,造成貧富分化與人口外移。」他以自己居住的市場街社區為例指出,當地在實施密度分區(upzoning)後,不但沒有出現商業衰退,反而吸引更多商機,「這對小商家來說是機會,而非威脅。」
對於居民關心的AB2011法案與小商家生存問題,威善高表示願意研究修改州法,要求開發商向受開發影響的商戶提供補償。他提到,疫情期間也曾提出支持小商家的法案,但遭遇阻力。
威善高解釋,SB423法案中規定的三年建築許可期限,目的是促進實際開工,但他也承認在疫情、供應鏈問題或通貨膨脹下,仍需保持彈性。他同時指出,三藩市的建築許可程序是全州最慢之一,平均時間幾乎是第二慢城市的兩倍,呼籲市府改善效率。
當威善高談到「三藩市西區開發進展良好」時,現場一度傳出笑聲與噓聲交錯,部分民眾高舉「重開大公路(Great Highway)」等標語表達不滿。罷免運動副競選經理奧托(Otto Pippenger)批評威善高的說法「令人不齒且極不誠實」,將州府介入描繪為「不可避免」是煙幕彈。
市長羅偉隨後發言,強調他理解居民對社區變化的擔憂。「我不想Ocean海灘變成邁阿密海灘。」他說,「我熱愛三藩市,也會保護三藩市,確保分區由我們自己制定,而不是由沙加緬度(Sacramento)決定。」
羅偉指出,在市府提出的「家庭分區計劃」(Family Zoning Plan)中,超過四分之三的地圖區域仍維持現行40呎高度限制。他警告,如果計劃被否決,州府可能依「建商補救」(Builder’s Remedy)條款介入,到時或出現更高密度的建案。他表示,全州已有八個縣因不符合法規而被州府接管。
對於基礎設施負荷問題,市規劃部門官員Lisa Chen回應稱,西區已有完善的公共設施與服務,中短期內水電系統容量充足。對於停車問題,她說目前不要求新建案提供停車位,是為響應氣候政策,但市府會持續檢討管理方案。
羅偉表示,市府正研究激勵措施,鼓勵開發商在新建案中預留商業空間,優先支持雜貨店、文化與語言社區機構等基層服務。他並承諾,家庭分區計劃中將包含15%至20%的可負擔住宅比例。
Lisa Chen補充說,市府將確保受影響的商家有六個月至一年的搬遷時間。不過,多名居民仍質疑,小型家庭商店難以承受搬遷成本。
針對租金管制單位的保護,羅偉強調現有保護標準不會改變。任何涉及租金管制建築的拆除案都須經聽證,租戶享有搬遷補助與優先回遷權。
多位居民在會中呼籲,未來的第四區市參事應真正傾聽社區聲音,不重蹈殷嘉立(Joel Engardio)被罷免的覆轍。羅偉回應稱正在面試候選人,尚未做出決定。
主持會議的「People of Parkside Sunset」主席周紹鋆(Albert Chow)表示,欣慰集會保持理性,沒有演變成混亂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