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一份針對洛杉磯縣今年一月致命野火的外部檢討報告指出,資源不足與過時的緊急警報政策導致疏散警示延誤,使奧特迪納與太平洋帕利塞茲地區居民在大火吞噬社區時未能及時獲知撤離訊息。
這份由顧問公司麥克里斯托集團(McChrystal Group)撰寫的「獨立事後檢討報告」,是縣監事會在伊頓(Eaton)與帕利塞茲(Palisades)野火奪走30多條人命、摧毀數千棟房屋後數週內下令進行的調查。

2025年1月8日,加州阿爾塔迪納,伊頓大火過後,梅根·曼蒂亞(左)和男友托馬斯返回曼蒂亞被燒毀的房屋。美聯社
週四(25日)公布的報告指出,一連串「過時政策、不一致的做法與通訊漏洞」削弱了縣府應變的效力。美聯社發現,一些居民直到房屋被焚毀後,才收到緊急警報。
報告強調,洛縣面臨人力嚴重短缺,包括警局高額職缺,以及資源匱乏的緊急事務管理辦公室(OEM)。此外,前線人員與指揮官無法穩定分享即時訊息,原因包括行動通訊不可靠、現場回報方式不一致,以及使用彼此不相連的平台。報告指出:「雖然第一線應變人員在極端環境下果斷且多次展現英勇,但事件凸顯出需要更清晰的政策、更完善的訓練、整合的工具,以及改善與公眾的溝通。」
縣府強調,這份報告並非為追究責任。
報告披露,OEM在1月3日便開始制定強風天氣的人力配置計畫,早於大火爆發4天。但一名經驗豐富的員工當時外出受訓,導致關鍵崗位由經驗不足的人員擔任。同時,他們還在使用剛由供應商提供的新警報軟體。縣府在前一年的11月與警報公司Genasys簽署擴充合約,但當野火爆發時,僅有4名員工接受過該系統訓練。
調查顯示,公眾疏散訊息的傳達流程繁瑣緩慢,牽涉多層領導角色以及縣府部門間需要穩定的通訊。以帕利塞茲大火為例,縣消防局與警局先確認需撤離區域,再通知駐守事故指揮中心的OEM人員,該人員再致電或傳訊息給位於緊急營運中心的同事,由後者更新第三方平台系統並觸發警報。
報告指出,這一流程在一月的火災中需時20至30分鐘,雖較舊系統的30至60分鐘有所改善,但仍顯遲緩。此外,多數警報系統需要居民事先登記。報告警告:「若居民不知情或未註冊『洛縣警報』、『Genasys PROTECT』或『WatchDuty』等服務,他們將無法收到相關通知。」
洛縣監事會預計下週二審議這份133頁的報告。伊頓與帕利塞茲大火的起因仍在調查中。
事後報告與調查亦曾揭露加州其他火災存在警報問題,包括2017年聖羅莎奪命22人的塔布斯大火(Tubbs Fire)、2018年天堂鎮造成85死的坎普大火(Camp Fire)、同年奪走馬里布3條人命的伍爾西大火(Woolsey Fire),以及科羅拉多州2021年毀壞千餘棟住宅的馬歇爾大火(Marshall Fire),還有2023年夏威夷拉海納大火(Lahaina Fire),該場大火摧毀歷史小鎮並奪走102人性命。
新聞及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