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納民意 心繫民生

▍林健峰 香港經民聯副主席 ▍

體察民情,廣納民意是良政善治的要素。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在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方面都廣泛聽取意見,是一份心繫經濟民生,從善如流,務實而有驚喜的《施政報告》,特別是中小企在經營上仍然面對重重挑戰的時刻,政府推出的11招支援中小企措施,包括再次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及「還息不還本」下的相關安排,一系列的政府收費寬減,以及政策上的拆牆鬆綁,都實實在在地為中小企紓憂解困。

面對全球營商環境複雜多變,中小企舉步維艱。美國聯儲局昨日公布減息0.25厘,希望減息可以減輕企業在按揭和償還貸款上的壓力,讓中小企有喘息空間,甚至可以拓展業務,尋找更多出路。

政府在為香港商界開拓新興市場、「招商引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次《施政報告》宣布,歐洲領先航空服務公司會落戶香港,並達成落戶意向,在香港設立飛機拆件、高價值零件回收,及交易服務就是成果之一。這不僅是促進香港新產業發展,創造就業職位,為香港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更能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

我多次提出「搶企業」要靈活變通,增加企業到港發展的誘因,在土地、政策、基礎建設等方面做好配套工作。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經濟發展新引擎,亦將提供大量發展土地,我很高興見到政府接納意見,成立由行政長官擔任主席的「北都發展委員會」,從高層次加強統籌,並會訂立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的專屬法例,為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和建設加速提效。

香港過往發展停滯不前,坊間有些意見歸咎於土地問題。有了北部都會區供應土地,加上政府簡化行政措施,拆牆鬆綁,並以嶄新思維推出不同政策,例如參考內地「1.5級開發」概念推行分階段發展模式;靈活批地,包括以租約而非地契批出土地若干年期,甚或直接批地;「按實補價」等,都有助企業參與發展及進駐北部都會區。而政府亦表示,這些行政措施如適用,亦可套用在北部都會區以外的地方。

《施政報告》展示了現屆政府深化改革的勇氣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決心,期望政府繼續吸取民意,帶領香港穩步向前。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