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研究顯示,紐約市的老鼠與當地居民一樣擅長社交,甚至擁有獨特的「口音」。紐約基礎研究學院共同創辦人兼資深研究科學家、神經科學家馬克維丘斯(Emily Mackevicius)表示,「社交行為幫助牠們在極端環境中生存,紐約市的老鼠與紐約人有許多相似之處。」
研究團隊於去年7月連續3周在聯盟廣場站、中央公園及西125街,針對挪威棕鼠(學名Rattus norvegicus)進行觀察,使用熱成像攝影機追蹤牠們的活動。結果顯示,紐約老鼠以多達20隻的群體行動,甚至相互協助在城市叢林中尋找食物。馬克維丘斯說,「牠們堅韌、適應力強且聰明,與紐約人的性格有許多共通點。」
研究人員利用超聲波麥克風監聽老鼠的交流,發現牠們發出人類難以聽見的「哨音」。在哈林區,一隻老鼠發現裝滿食物的垃圾袋後,發出長達數十秒的「警報叫聲」,召喚同伴共享路邊盛宴。共同作者、計算神經科學家彼得森(Ralph Peterson)表示,這可能與發現的食物種類有關。
研究還發現,紐約老鼠比鄉村同類更為複雜,先前研究顯示其基因因城市生活而改變,上城與下城老鼠基因不同,中城老鼠則常為近親繁殖。此次研究更揭示,紐約老鼠的叫聲帶有獨特「語調」,形同地方方言。彼得森說,「牠們比我們想像的更像人類,聰明且社交。我對牠們有了更深的尊重。」
研究指出,曼哈頓是老鼠目擊報告密度最高的行政區,約每平方哩200隻老鼠。
本報訊

新研究顯示,紐約市的老鼠與當地居民一樣擅長社交。 Lucia Buricelli/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