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平加沙 戰略上注定失敗

加沙城的廢墟上空煙塵瀰漫,以色列坦克轟鳴著駛過殘垣斷壁。戰爭已持續兩年,成為以色列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代價最高的消耗戰。內塔尼亞胡政府堅持要「徹底剷除哈馬斯」,確保所有被扣押人員獲釋。這種軍事策略不僅引發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還會使以色列陷入更深的戰略困境。

以色列最初的目標是「摧毀哈馬斯」和「營救被綁架人質」。但如今,這些目標似乎變得更加複雜和難以實現。軍事記者齊圖恩批評以色列軍隊最近的地面行動「毫無作戰意義」,部隊行動「缺乏連貫性、缺乏連續性、缺乏明確目標」。80名以色列前安全官員發出警告,指「沒有政治目標的戰爭將導致失敗」,當前的戰爭是一場「欺騙性的戰爭」。

加沙戰爭嚴重削弱了以色列的軍事能力,衝擊了經濟,加深了社會分裂。士兵的士氣和戰鬥積極性明顯下降,處於「極度疲憊和耗竭的狀態」,自殺人數顯著增加。武器和裝備也面臨短缺,曠日持久的戰爭迫使以色列對彈藥、備件、炸藥以及坦克和裝甲運兵車的裝備進行「經濟管制」。

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已經達到驚人的程度。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統計,自2023年10月7日開戰以來,至2025年6月,巴勒斯坦地區已有55104多人死亡,127394多人受傷。7、8月的死傷人數暫時無法統計。死亡、破壞、飢餓和流離失所成為巴勒斯坦平民的悲慘處境。聯合國警告,防止饑荒蔓延的時間窗口正在迅速關閉。

以色列在戰術層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摧毀哈馬斯的地道、救回部分戰俘、實施大規模爆破。但這些成就並不一定轉化為戰略勝利。軍事分析家指出,實戰勝利與戰略損失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前車之鑑多的是——當年進軍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並沒有增強美國的安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也沒有增強安全。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以色列和黎巴嫩發生衝突、約旦河西岸發生起義、紅海出現更大危機甚至與伊朗開戰的風險就越大。這一切,都不會使以色列或其他任何人更加安全。

以色列的一意孤行不僅在國內引發分歧,也在國際舞台上導致日益孤立。盟友如澳洲和英國紛紛譴責其控制加沙的計劃,德國宣布將停止出口可能在加沙使用的軍事裝備。國際刑事法院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前國防部長加蘭特發出逮捕令,罪名是犯下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事實證明,純粹依靠軍事手段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以色列國防軍可能暫時清除了加沙某個街區的武裝人員,但真正安全從未源自軍事控制本身。仇恨的種子深埋在廢墟之下,比任何隧道都更難清除。巨大的流血衝突、公共衛生危機和饑荒,從來都無法真正促進安全。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