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邦勞工統計局(BLS)11日發表最新報告,灣區8月份通脹率飆漲,各項消費品項成本全面上漲,尤其是食物和醫療支出增幅顯著。
灣區新聞集團報道,BLS報告顯示灣區8月份消費物價指數年增2.5%,高於灣區今年漲幅。今年4月和6月,灣區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分別上升1.3%和1.5%。
根據BLS報告,全國物價年增2.9%,皆高於6月和7月2.7%的漲幅。全國通脹報告每月公布,但灣區報告則是每兩個月一次。
報告顯示,灣區上月整體食物價格上漲3.5%。當仔細觀察各種食物類別,蔬果價格繼6月和7月分別上漲3.6%和7.4%後,上月進一步激增7.7%。肉類、家禽、魚類和蛋類近幾月波幅比較大,先於6月上漲6.4%,7月微降0.8%,但到8月再度回升5.4%。乳品方面,6、7月分別年增1.4%和1.2%後,8月進一步上升3.5%。
6、7月居家食品價格分別上漲3.5%和4.2%後,上月繼續增加4.3%。外食成本6月已上升2.2%,上月再增2.7%。
醫療開支與食物價格同樣增幅顯著,上月增加3.4%,超過6月份的2.5%幅度。
灣區租屋成本繼續增加,8月增幅為2.2%,但比6月(2.9%)和7月(2.5%)已有改善。8月份整體住屋成本增幅為1.7%。
新車與二手車價格繼6月上升1%後,8月份繼續微升0.9%,但灣區汽油價格則下降1.9%。
服飾方面,灣區上月銳減11%。
非牟利組織矽谷合資(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執行長漢考克(Russell Hancock)認為,雖然灣區最新物價漲褔低於全國,但灣區仍是全國住屋成本最高地區,托兒成本漲幅仍超越通脹,只有微幅上漲都對基層家庭構成壓力。
通漲報告公布之際,聯儲局正準備下周開會決定是否調降短期利率。局方一直維持高利率,用於打擊高通脹。
漢考克指出,聯邦早已大幅刪減社會安全網服務和福利,不久後又進行投票以決定新銷售稅來填補聯邦經費刪減的空缺,恐導致成本不斷上升。
從漢考克的角度,灣區高住屋成本,加上不少工人需長時間通勤,無疑對基層家庭帶來巨大財政壓力。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