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生局3日發布報告,建議減少紐約市酒舖數量,以遏制酗酒引發的健康問題。報告指出,過量飲酒與至少7種癌症相關,包括口腔、咽喉、喉部、食道、肝臟、結直腸及女性乳腺癌。市長亞當斯支持該報告,稱「打造更健康城市的任務遠未結束。酒舖密集的社區與酗酒問題密切相關,尤其對有色人種社區影響更大。」
報告屬亞當斯「健康紐約」(HealthyNYC)計劃的一部分,發現酒舖最密集的社區酗酒率達12%,是密度最低社區(4%)的3倍。全市約有2.5萬家持酒類銷售執照的企業,其中1500家為酒舖。報告建議限制酒類廣告、提高銷售稅及飲品價格,類似過去對煙草的公共健康戰。曼哈頓及布碌崙北部與市中心地區酒舖密度最高,每10萬居民21至45間,酗酒率達10.3%至15%。史丹頓島及布碌崙南部如灣脊(Bay Ridge)酗酒率為5.7%至10%,居全市第二。
大都會酒舖協會執行主任科雷拉(Michael Correra)批評削減酒舖極端且反商業,強調酒類銷售受嚴格監管,且紐約仰賴旅遊與夜生活經濟,去年吸引6430萬遊客,消費510億元,支持38.8萬個就業機會。經營者嘲諷此舉如同「歐威爾式笑話」,質疑是否也應關閉超市以防糖尿病。州保守黨主席卡薩爾(Gerard Kassar)批評這是「保姆政府」干預自由。
衛生局報告建議採用警示標籤、減少酒類零售商、限制廣告及提高最低售價等政策。卡美洛輔導中心(Camelot Counseling Centers)創辦人納斯塔(Luke Nasta)稱,酒精如同大麻,是引向海洛因等強效毒癮的「入口」藥物。衛生局代理局長莫斯(Michelle Morse)呼籲市民定期接受癌症篩查,強調早期發現可救命。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