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經濟下 三大零售商逆勢增長

沃爾瑪日前公布第二季度業績,即使在經濟前景不明朗及關稅壓力下,仍錄得穩健增長。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報道,在關稅環境下,美國零售市場分化加劇。能提供低價與便利的企業吸納顧客,而無法跟進者則節節落後。沃爾瑪(Walmart)、亞馬遜(Amazon)及T.J. Maxx母公司TJX,憑藉價格優勢與靈活經營,持續擴大市佔。

沃爾瑪行政總裁麥克米倫(Doug McMillon)表示,公司正盡量吸收關稅壓力,僅對約一成進口商品加價,其餘商品價格保持不變。他強調:「我們會盡可能長時間保持低價。」最新季度,沃爾瑪美國同店銷售上升4.6%,食品雜貨仍是主要動力。財務總監雷尼(John David Rainey)補充,公司提前下單以減低關稅影響,並削減高價商品採購,上季度平均售價僅上調約1%。

亞馬遜則透過改善物流網絡,加快送貨速度並降低成本,令「網上商店」銷售在最新季度躍升11%。公司強調,迄今關稅尚未對售價造成明顯影響。

至於TJX,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折扣零售集團之一,旗下擁有T.J. Maxx、Marshalls及HomeGoods等品牌。它利用其他零售商因關稅提前備貨而積壓的庫存,以低價收購再轉售。最新季度同店銷售上升4%,並上調全年展望。行政總裁賀曼(Ernie Herrman)形容收購機會「極佳」。

相對之下,Target業績持續下滑。最新季度同店銷售下跌1.9%,已連續兩年半未見增長。分析指出,Target在消費者心目中價格偏高,是主要障礙。新任行政總裁費德爾克(Michael Fiddelke)表示,數年高通脹迫使消費者縮減非必需品支出,公司正與供應商談判,並多元化供應來源以壓低成本,強調加價將是最後手段。

報道並引述消費者例子說明形勢。居於蒙大拿州、現年48歲的漢森(Kimberly Mae Hansen)表示,已削減日常「小奢侈」開支,如外賣咖啡、汽水及洗衣香氛。她現時會貨比三家,例如在Target購買奶精,在Sam’s Club大量購買廁紙,直言:「Target的廁紙貴得驚人。」

這種消費模式亦反映於數據。品牌管理平台Impact.com分析逾1,500個北美品牌後指出,今年上半年網購點擊率增加18%,但實際消費僅增0.4%,顯示消費者更為謹慎。家居裝修市場亦受衝擊。家得寶(Home Depot)及Lowe’s表示,高利率及經濟不確定性令大型工程普遍延後,但小型現金項目仍然進行。兩家公司最新季度同店銷售各錄得約1%增長。家得寶行政總裁迪加(Ted Decker)說:「若按揭利率下降,業務將受惠。」

同時,密歇根大學最新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雖然通脹近月放緩,但多年高物價與就業放緩已打擊民眾情緒。零售業高層普遍預料,隨 關稅壓力延續,未來仍會有更多商品加價。

總體而言,憑藉低價策略、食品雜貨優勢與配送便利,沃爾瑪、亞馬遜及TJX在關稅經濟下繼續跑贏,而Target等零售商則因價格形象及經營劣勢逐步落後。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