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航空(293)與DHL宣布建立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合作夥伴關係,國泰將為DHL提供2400噸SAF,供從首爾仁川、東京成田及新加坡樟宜三個機場出發的國際航班使用。相關航班由國泰旗下華民航空營運,主要為DHL提供快遞貨運服務。合作預計可減少約7190噸的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超過100趟由香港飛往新加坡的空中巴士A330貨機航班所產生的排放量。
國泰DHL訂「激進」目標
DHL Express亞太區網路營運及航空高級副總裁Peter Bardens表示:「航空運輸作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其減排進展卻相對滯後——目前SAF在全球航空燃油總消耗量中的佔比仍不足1%。」
但兩家企業都設定了較為「激進」的目標。國泰計劃2030年SAF使用量達10%,DHL更目標同期達30%使用率。DHL亞太區高級副總裁Peter Bardens透露,該公司去年SAF使用率為3.5%,今年預計提升至6%。
國泰可持續發展總經理張承恩表示,這些目標之所以被視為「激進」,主因SAF價格是傳統燃料3至5倍,且供應鏈尚未成熟。全球SAF產業最活躍地區僅限美國和中國內地,企業需在全球採購以平衡成本與效益。張承恩稱,從遠處運輸SAF還需考量碳足跡,增加採購複雜度。
對於今次合作覆蓋的三個地點,張承恩表示,國泰正在全球網絡尋找最具競爭力的供應方案,而這三個機場就具有相對價格優勢。
國泰調查:內地客環保意識快速提升
儘管挑戰重重,SAF正獲得政府、供應鏈及消費者等支持。國際民航組織(ICAO)已確立航空業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不少國家及地區亦已交出SAF路線圖,如歐盟規定2025年起飛航班須使用2%的SAF,2030年達6%;英國及日本要求2030年相關比例為10%;新加坡定出藍圖,2026年目標比例1%,2030年增至3%及5%。香港機管局去年展開SAF顧問研究,政府預計年底前公布使用目標。
企業生態端亦見進展,國泰2022年推出的「企業可持續航空燃油計劃」獲滙豐、友邦、渣打等16家企業參與,累計使用逾6000噸SAF。該集團今年更與中石化達成協議,首次將內地生產SAF輸港。
消費者層面,國泰的消費者調查顯示,已經有約10%香港旅客了解SAF,而且支持度普遍高企。張承恩特別指出,中國內地客戶對SAF的關注度正在快速提升,絲毫不亞於歐洲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