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其他大城市相比,紐約市長擁有更大的教育政策權力,紐約市長候選人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作為民主社會主義者,領跑11月選舉,其教育政綱備受關注。
《紐約時報》報道,馬姆達尼未提出全面中小學計劃,僅聚焦6周至5歲幼兒,承諾提供免費全民托兒。在是否取消8間特殊高中具爭議性的入學考試的問題上,他未明確立場,僅支持獨立分析考試是否存偏見,同時強調解決全市學校種族隔離危機,支持取消中學選擇性錄取標準。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柯林斯(Jonathan Collins)表示,面對聯邦資金威脅、低識字率及缺勤危機,馬姆達尼需提出明確政策。
馬姆達尼的政綱包括增加學校經費、改善課後項目及心理健康輔導、縮小班級規模及促進學校整合。他讚揚市長亞當斯的閱讀教學改革為「正確方向」,但認為教師需更多培訓及課程調整自由。他反對特許學校擴張,主張更嚴格監管。
彭博慈善基金會教育負責人沃爾夫森(Howard Wolfson)批評,市長初選期間針對教育議題的討論不足,馬姆達尼需為90萬學生及400億元預算制定藍圖。
專家建議馬姆達尼把教育與經濟流動及住房連結,強調0至5歲優質托兒對縮小弱勢學生差距的重要性。外界估計,一旦他成功當選,可能任命曾於2021年短暫上任的波特(Meisha Ross Porter)、上西城和晨邊高地學區負責人塞繆爾斯(Kamar Samuels),或者市議會教育委員會主席約瑟夫(Rita Joseph)作為教育總監。本報訊

馬姆達尼未提出全面中小學計劃,僅聚焦全民托兒。 Hiroko Masuike/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