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在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表示,機械人真正能像人一樣去做很多事情。快的話可能2至3年內會有明顯的進步,慢的話可能3至5年,「但是我認爲大概率不會超過10年。」
曾堅決反對人形機械人
他又透露自己曾經是人形機械人的堅決反對者。宇樹直到2022年都完全沒有涉足人形機械人領域。然而,以ChatGPT為代表的AI技術快速進步,加上馬斯克等科技領袖對尖端技術的高度關注,徹底改變了市場格局。王興興坦言,正是有客戶主動找到宇樹,願意直接下訂單並提供資金,才促使宇樹於2023年初開始開發人形機械人。
宇樹的機械人穿著東北花襖扭秧歌的春晚畫面,年初吸引眾多內地觀眾,早前其機械人又頭戴護具參加機械人格鬥。但王興興表示,其目標是讓機械人真正去「幹活」,成為可以綜合作業的通用型人形機械人,能夠應對端茶倒水、工廠操作、表演等各種場景,而不僅限於單一場景。
具身智能AI尚未完善
他指出,最近半年多時間,全球機械人的AI技術進步非常快,但行業發展的最大挑戰不是硬件或成本問題,而是具身智能的AI尚不夠完善。他將目前的狀態比作ChatGPT出現之前的1至3年,業界已經發現了技術方向,但還沒有成熟的產品。
對於機械人技術的發展時間表,王興興預計機械人能夠大量幹活的時代很快就會到來,「快的話可能2-3年內會有明顯的進步,慢的話可能3-5年,但大概率不會超過10年」。
隨著機械人真正能夠大量工作,他認為社會對機械人的概念將發生重大改變,甚至可能出現針對機械人的稅收政策:「國家完全可以跟企業說每台機械人出廠就得收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