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華人博物館近日舉辦一場以中文進行的小說分享會,討論紐約中文作家之光創作的展現文革青春的長篇小說《紅黑時代》。
《紅黑時代》2024年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過去一年間,這部小說在海外華文文壇引起強烈反響,多名評論家認為這部真實又真誠的小說不僅填補了一項海外華文書寫的空白,也極具史料和研究價值。年過七十提筆寫小說的之光,在寫作過程中曾得到海外華語泰鬥王鼎鈞的指導。她數年磨一劍,因為《紅黑時代》成為紐約華語文壇的勵志作家。
美國華人博物館的李岳燁主持了這場分享會,並以《活著》《霸王別姬》和電視劇《三體》等影視劇中的文革鏡頭將現場聽眾感性帶入《紅黑時代》以精彩文字描繪到的荒唐和瘋狂之中。他認為「此次講座不僅是一場文學對話,更是一次對歷史的深刻反思與現實的及時提醒。」
本次活動中,之光和主持人展開對話,剖白一段寫作的心路歷程之外,也就寫作動機和視角選擇、獨具匠心的人物設計和開篇考慮、宏觀的時代描寫和微觀的故事細節之間如何切換和融合等等話題,與現場聽眾進行了坦誠交流。她表示:「是不平則鳴讓我拿起了筆」,希望那段青春就此「絕版,永不被複製」,並針對美國當下的情況,警醒大家「不要走極端」。
在分享會中,李岳燁還和北美中文作家協會會長、散文作家蔡維忠,中國古典文學博士、唐詩英譯研究者江嵐等一起互動,探討了文革對一代中國移民的深遠影響,並就華人離散文學在書寫歷史創傷時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展開交流。
蔡維忠和江嵐都高度肯定了之光的小說創作,並以自身的文革體驗呼應之光的文本書寫,亦從寫作風格和文學體裁等方面探討了海外移民和創傷書寫的可能性。詩人王家新也出席了座談會。作為文革的親歷者和受害者,他在發言中表示特別讚賞之光的寫作初衷:「不寫出那段經歷,我就不能原諒自己」。本報紐約訊

之光(前排左三)與與會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