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加速驅逐紐市移民

自特朗普總統第二任期開始,紐約市的民主黨官員與移民社群為可能的突襲拘捕做準備,預期聯邦探員將在移民收容所、餐廳及街角展開行動。然而,過去6個月,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採取較簡單策略:讓移民在曼哈頓聯邦移民辦公室或法庭「甕中捉鱉」。

據《紐約時報》報道,聯邦數據顯示,自1月20日起,紐約地區至少2365名移民被拘捕,較特朗普上任前5個月激增近200%。這些人多在例行或強制出庭時被捕,法官通常判定是否驅逐或符合庇護資格。近期,數百人未經通知即被銬走,多在公眾視線外。拘捕行動自5月底加速,平均每日拘捕33人,較此前11人明顯增加,總統移民顧問米勒(Stephen Miller)要求ICE加大驅逐力度。

拜登政府時期,多數被捕移民數小時內獲釋,等待庇護聽證。特朗普政府則採取嚴格政策,多數人被拘數周至數月。特朗普承諾驅逐所有無證移民,優先鎖定罪犯。ICE公開驅逐有犯罪記錄或涉幫派移民案例,於社交媒體發布其照片,強調特朗普總統優先處理暴力罪犯。

《紐約時報》分析數據及採訪顯示,拘捕行動已擴大至無犯罪記錄的無證移民。逾半數被捕者無犯罪記錄,45%有定罪或待審指控,其中僅157人涉暴力犯罪。厄瓜多爾移民佔23%,其次為薩爾瓦多、委內瑞拉、洪都拉斯及墨西哥移民,九成為男性。58%曾被法官下令驅逐,部分人多年來隱藏行蹤,部分因前政府不視其為威脅而未被驅逐。

拘捕導致紐約羈押所擁擠不堪,移民被送往路易斯安那、賓州及德州拘留中心,至少800人已被驅逐。ICE採取晨間突襲及從州監獄轉移移民等策略,法庭拘捕行動引發正當程序的爭議。國安部發言人麥克勞克林(Tricia McLaughlin)稱法庭拘捕為「常識」做法,避免探員進入社區。全國範圍內,70%被捕者有犯罪記錄。

紐約拘捕人數數落後洛杉磯等地,僅佔ICE全國每日平均690次拘捕的小部分,遠未達米勒每日3000次的目標。特朗普「邊境沙皇」霍曼(Thomas Homan)警告說,ICE將繞過紐約庇護政策,特朗普政府並起訴市長亞當斯,指庇護法阻礙ICE從市監獄接管移民。

薩爾瓦多兄弟特雷霍洛佩斯(José Trejo Lopez)與喬蘇埃(Josué Trejo Lopez)3月14日在曼哈頓聯邦廣場26號報到,隨即被銬送至水牛城附近的拘留中心,後被轉往路易斯安那,5月7日驅逐至薩爾瓦多。他們無犯罪記錄,2016年隨母入美,2018年庇護申請被拒,卻未被驅逐,直至此次報到被捕。兄弟倆表示,拘留中心環境惡劣、食物冰冷。他們的律師阿莫阿奇(Ala Amoachi)稱ICE未通知即加速驅逐。

無證移民蒂莫特奧(Timoteo)4月2日在布碌崙羊頭灣被ICE探員拘捕,誤以為遭搶劫而逃跑,導致左腳骨折。他無犯罪記錄,僅因住所附近有目標人物被捕。5月15日,法官對其表示同情,安排保釋聽證,但其10月出庭時仍面臨驅逐風險。本報訊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