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報稅規則更新 會計師籲華人把握節稅良機

聯邦《大而美法案》通過後,對個人及企業稅務影響深遠。洛杉磯資深會計師劉心潔(Wendy)接受本報專訪指出,該法案延續並永久化川普時期多項稅改措施,整體對中產階級和中小企業而言「屬於利多」,呼籲華人社區應及早規劃報稅與財務策略,把握現行低稅率環境。

劉心潔表示,該法案涵蓋範圍廣泛,對企業部分,包括維持公司所得稅稅率於21%,延長資本支出100%首年折舊,對中小企業與1099自雇人士有明顯節稅效益。例如採購商用車輛、機器設備、或裝設冷氣、冷凍櫃等,皆可納入全額折舊,降低應稅所得。

對個人稅務方面,她指出,法案將個人最高邊際稅率自39.6%永久降至37%,同時延續長期資本利得稅的15%與20%稅率。針對中低收入家庭,則提升每名子女的稅額抵免額度至2200元,適用於17歲以下兒童,並新增「特朗普教育帳戶」,針對2025至2028年間出生的嬰兒提供1000元教育基金起始金。

「這些優惠多數設定在年收入門檻以下,單身低於20萬、夫妻低於40萬者受惠最大,符合華人中產階級與勞工階層實況。」劉心潔強調,法案也取消小費與加班費稅收,對部分餐飲、服務業者是重大利多。

針對長者族群,她指出,法案規定社安退休金(Social Security)免稅,惟須提供相關證明與記錄,在實際報稅時建議諮詢專業協助。「今年報稅季細節繁多,尤其是涉及小費、加班與老人福利部分,建議民眾備齊工資單與相關證明文件。」

在遺產與贈與稅方面,劉心潔提醒,法案大幅提高免稅額至每人1300萬美元,對華人關注的資產傳承與海外投資規劃影響深遠,建議有高資產者提前部署,以免日後政黨輪替政策變動帶來不確定性。

此外,新能源抵稅方面亦將逐步結束。她指出,居家太陽能安裝及購買電動車的稅收抵免優惠將於2024年底到期,建議有需求的家庭於年底前完成申請與採購。

劉心潔最後提醒,雖然法案目前確立許多永久性條款,但未來政治變動仍可能改變現行稅率與優惠,「不論個人或企業,應把握現行低稅負窗口,積極進行報稅與財務規劃。」本報記者丁青洛杉磯報道

2017與2018年聯邦稅率對照表顯示,特朗普首度稅改後,大幅調降各階段稅率並提高標準扣除額,成為《大而美法案》延續的重要基礎。受訪者提供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