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運動醫道│女性斯文原來有問題

上期提過髖(盤腔關節)和腳的關係,也是膝痛或膝關節炎的原因,今天避談複雜理論,我們先不談髖和腳的炎症或結構病變,例如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等,先講一下簡單的如長期姿勢不良的影響,如亞洲女仕,行路上落樓梯為免走光和儀態斯文,長期的收髖夾腳行路姿勢,令髖關節的內收肌過緊,形成下肢內旋,腳也形成扁平足,下肢整體也代償成X形腳。

這樣的代償,長期最容易出現的姿勢勞損問題便是腳趾公外翻(HalluxValgum)的炎症,膝關節炎,特別是髕股骨關節炎(Patella femoral jointarthritis ),嚴重的可能更多磨損產生碎骨,半月板撕裂,十字韌帶問題等,所以早發現早點改良基本姿勢,後來問題便不出現。

避免髖關節內收肌過緊

1)重點的第一步,放鬆髖的內收肌,髖關節打坐,可以坐着或躺下,下肢打坐時,但腳板互相貼著,讓膝向床下墜,如果是坐著打坐,可以用手或手踭用力將膝向下壓,一日多次,每下20-30秒,重覆5-10下。如果不怕不斯文,食飯坐時可以男仕式翹腳,將右小腿放在左大腿上,再用手向右膝向地按下以拉鬆髖內收肌。

放鬆髖的內收肌,髖關節打坐,可以坐着或躺下。圖片由筆者提供
放鬆髖的內收肌,髖關節打坐,可以坐着或躺下。圖片由筆者提供

 

2)改良X形腳,站立,微屈膝大約20度,腳微微提起內側,腳站在腳掌外側,整個體重是在腳掌腳底外側,由踭至腳趾尾,在安全人少的地方如家或公司甚致電梯中都可以這樣行和企,在街和人多或不平坦的地方不要,因怕失平衡而受傷,長期訓練自然強化下肢髖的外收肌,膝內側肌,小腿內側肌和腳板弧度肌肉的肌力。

改良X形腳,站立,微屈膝大約20度,腳微微提起內側,腳站在腳掌外側。圖片由筆者提供
改良X形腳,站立,微屈膝大約20度,腳微微提起內側,腳站在腳掌外側。圖片由筆者提供

 

3)踢毽動作,站着,雙手向下伸直,手屈起手掌向地下,腳如踢毽般踢向手掌,左一下右一下共100下,每日三次。髖是要旋轉踢上來,不是屈上來,以改善髖外收肌和膝內側肌。

踢毽動作,站着,雙手向下伸直,手屈起手掌向地下,腳如踢毽般踢向手掌。圖片由筆者提供
踢毽動作,站着,雙手向下伸直,手屈起手掌向地下,腳如踢毽般踢向手掌。圖片由筆者提供

 

4)腳板抓力,腳板在地或在鞋中,用力谷起腳內側弧度,用力時腳趾有用力壓地,特別是一二三趾,而且腳甲要向天,不可屈曲腳趾令腳趾甲向地,此舉有助強化腳弓弧度肌肉。

腳板抓力,腳板在地或在鞋中,用力谷起腳內側弧度,用力時腳趾有用力壓地。圖片由筆者提供
腳板抓力,腳板在地或在鞋中,用力谷起腳內側弧度,用力時腳趾有用力壓地。圖片由筆者提供

 

郭志堅
澳洲運動創傷物理治療專科文憑,前港足、亞奧運港隊隊醫,廣州中醫藥大學骨傷科學博士
查詢:[email protected]

即時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