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傳千年的中國民間傳說,在當代如何被重新講述、再次演繹?芭蕾、中國古典舞、現代舞相融合,以當代視角解構經典故事,在一場大膽創新的創作之旅中,創作者們與上海大劇院舞劇《白蛇》共同走過了一個個與自我「纏鬥」的時刻。
舞劇《白蛇》藝術總監、國際芭蕾藝術家譚元元,導演周可昨(24日)受華美協進社邀請,分享舞劇《白蛇》的幕後點滴故事。
譚元元是國際芭蕾舞藝術家,擔任美國舊金山芭蕾舞團主演演員時間最長的舞者,參加捷克布拉格世界明星匯演的第一位亞洲人。代表作包括:《天鵝湖》《吉賽爾》《睡美人》《羅密歐與朱麗葉》等。
周可是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副教授,舞台作品:話劇有《玩偶之家2:娜拉歸來》《初步舉證》《永生之後》《壞小孩》等。歌劇:《拉貝日記》;舞劇/《白蛇》;電影:《保持沈默》。其中《媽媽,再愛我一次》獲得中宣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優秀作品獎;憑借《枕頭人》獲得第三屆華語戲劇盛典最佳導演獎;憑借《鄔達克》獲得首屆國際戲劇學院獎(導演獎)最佳實驗戲劇導演獎。
譚元元表示,舞劇《白蛇》脫胎於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白蛇傳》,在古典「白蛇」故事情節元素的基礎上,以舞蹈語言構建出非線性、多維度的敘事空間,為千年傳說賦予全新生命力,使中國傳統故事在當代文化語境下展現多元價值與深度共鳴。舞劇《白蛇》融合了東西方舞蹈語匯,通過國際化視角為這個永恒的中國故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時呈現了江南風格的東方美學。
譚元元說,這個新的演繹版本中,白素貞、許仙、法海分別對應當代的妻子、丈夫與心理醫生,小青則穿梭其間,象征著天真爛漫、追尋自我的「本我」。角色融合古今、互為呼應、虛實對照。
周可表示,現代女性,追求比愛情更多的東西,尤其是結了婚的女性,在周而復始的生活瑣事中忘記了曾經有的夢想與理想,通過小青喚醒了自我,聽見來自內心的宣告:「我們終將成為自己」。
周可說,創作這舞劇正藉世紀疫情,由於合作者有來自美國、歐洲及中國,因此大家飛去隔離限制較小的澳洲墨爾本開會,然後又在快要演出時在上海滙集,克服了各種疫情中的困難。
周可說,在中國首演後,團隊又接受很多意見作出改善,例如把西湖場景變小,也改動不少設計,終成了現在2.0版本,也可說是文化交流下的新版本。
座談會後,更有現場「蛇妝」沉浸式體驗,一些女觀眾接受即席化裝的體會。
舞劇《白蛇》7月26及27日在紐約林肯中心大衛˙寇克劇院演出三場,演出票價$39/79/119/149,打開購票官網:
https://www.davidhkochtheater.com/tickets-and-events/dance-lady-white-snake/在Code一欄輸入專屬折扣碼:SGTSAVE,享7折優惠。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舞劇《白蛇》主創左為導演周可,中為藝術總監譚元元及座談會主持人馮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