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杉磯訊
本週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25年,該縣無住房無家可歸者人數與2024年相比下降9.5%,過去兩年下降14%。
《城市新聞網》和《NBC 4》報道,洛杉磯無家可歸者服務管理局數據指出,洛杉磯縣的無家可歸者人數減少4%,洛杉磯市則減少3.4%。
去年,該局記錄全縣共有7萬5312名無家可歸者,其中4萬5252人在洛杉磯市。根據今年的統計,該縣人數進一步下降至7萬2308人,其中約4萬3669人在市內。
數據顯示,2025年洛縣無住所無家可歸者人數較2024年下降9.5%,過去兩年中下降14%。
市內無住所無家可歸者人數在2025年下降7.9%,過去兩年中下降17.5%。

坐落在洛杉磯高速公路旁的遊民營地。美聯社
此外,進入臨時住房,例如庇護所和其他形式的臨時住所者人數則增加約8.5%。
數據另顯示,包括帳篷、房車、汽車和貨車等臨時住房數量下降13.5%。永久性住房安置數量也達到歷史新高。
該市臨時街頭營地數量也減少約13.5%。當局 2024年記錄街頭住所數量為1萬2717處,2025年則減少至1萬1010處。
南加大無家可歸政策研究所所長亨伍德(Benjamin Henwood)表示,調查誤差幅度約為正負1300人,人數減少是個積極信號,但他強調,庇護所並非解決無家可歸問題的良方。
洛杉磯無家可歸者服務管理局指出,仍需要超過48萬5000套套經濟適用房才能滿足當地需求。
由於帕利塞茲和伊頓大火摧毀洛縣部分地區,該局推遲原訂1月底進行的人數普查。
該機構將無家可歸者人數下降歸功於市長巴斯的「內部安全」(Inside Safe)計劃和該縣「返家之路」(Pathway Home)等營地解決方案。
該局宣稱,永久性住房安置數量有所增加,去年達到創紀錄的2萬7994套。
同時,洛杉磯縣市均採取措施,改變應對遊民危機方法,並從洛杉磯無家可歸者服務管理局撤資,自行成立專屬部門。
在嚴格審計揭露該局在服務財務核算方面有缺陷且績效結果缺乏透明度後,洛縣參事於4月投票退出,明年將成立新縣級無家可歸者服務部門。
洛市政府官員則批准在住房部門內設立新機構,以追蹤相關合約及績效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