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決定將其所謂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實施日期延後至8月1日,原因是包括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內的幕僚建議,爭取更多時間以敲定貿易協議。
這些官員表示,在特朗普原定期限逼近之際,貝森特等白宮官員認為與包括印度、歐盟等多個貿易夥伴的談判正取得進展。原先針對對等關稅的暫緩措施將於週三凌晨12點01分到期,但特朗普在週一決定再延後三週,並對多國發出信函,警告屆時將面臨的關稅稅率。
知情人士指出,特朗普是在週末於紐澤西貝德明斯特私人高爾夫俱樂部內,與盟友進行通話與私人磋商後作出決定。他當時考慮是否要設定一個新的8月期限,或直接寄出不載明日期、僅列出關稅稅率的信函。
特朗普一度公開表示,可能不再透過達成協議來避免徵稅。但據了解,在聽取貝森特回報部分談判接近完成、但仍需更多時間後,特朗普改變初衷,決定延後實施。他早前在4月發表的「解放日」(Liberation Day)關稅政策曾引發全球市場震盪,而貝森特正是成功說服他實施90天暫緩的核心幕僚。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Kush Desai)表示,美方收到大量降低關稅的請求,但強調特朗普「立場明確:美國是全球最大、最優質的消費市場,在談判中擁有主導權與槓桿,可以單方面設定對貿易夥伴合理的關稅協議條件。」
據熟悉特朗普磋商情況的人士透露,特朗普在通話中曾向幕僚與盟友表達挫折,認為多國在談判桌上提出的條件遠未達到他心中對美國「夠好」的標準。他私下指出,自己正乘著簽署《一個美麗大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以及轟炸伊朗所帶來的政治氣勢,想進一步推動貿易政策勝利。
最終,特朗普決定將發出關稅警告信函與延後實施結合起來,作為一種談判策略,以期從各國爭取到最後一刻的讓步。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週二表示,還會寄出更多信函,並透露距離向歐盟發信僅差兩天。目前美歐官員仍保持密切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