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的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近日舉行畢業生時尚設計展,華裔畢業生的作品大放異彩,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關注。本屆時尚設計相關專業本科近300名畢業生中,有近一半為華人,他們的作品結合自己對人類未來的思考、身邊世界的關注和自身感受的捕捉,採用不拘一格的材料和設計理念,成為進入時尚行業的新一代華人的獨樹一幟的宣言。
帕森是美國最著名的設計學院之一,包括吳季剛、王大仁等一些在時尚領域炙手可熱的設計師都是該校畢業生。而這些華人設計師在世界時尚舞台的異軍突起,也吸引了包括眾多中國留學生在內的華人進入該校學習。今年時尚設計相關專業共有269名畢業生,其中至少116人是華人。帕森每年的畢業生設計作品展也是紐約城中時尚行業的盛事,一些業內人士和知名公司代表往往也會來到作品展現場參觀,籍此選拔業界新星。
本屆華人畢業生的作品處處透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亮點,而與時尚界的華裔前輩在作品中彰顯中國文化元素的做法有所不同,新一代華人畢業生的作品中文化元素大多作為隱性元素出現,卻又不經意間支撐起這些作品與眾不同的氣質。來自北京的留學生王若羲設計的一套短裙套裝,以帶絨毛的白色牛皮為面料,裁剪出部落圖騰般神秘的花紋,再鑲上數千顆閃閃發光的燙鑽,折射出一種未來世界的人類回望來時路的鄉愁。
王若羲說,她平時喜歡研究八卦、周易等中國傳統文化因素,在做畢業設計時,也特意去尋找和參觀了不同文化部落的圖騰。她說,她感覺過去的人類更注重信仰,而現在、特別是在紐約這樣的世界大都市,人們對物質的追求遠遠超過了信仰。但未來的世界可能會是一個資源匱乏的世界,她認為這並非壞事,資源匱乏反而能促使人類反璞歸真,重新關注精神開發。她的設計都與能量有關,將中國五行的元素融入其中,希望以服裝為媒介,讓人們能夠從衣著上獲取精神能量。王若羲說畢業後她希望有機會從設計話劇、影視劇等人物服裝開始,最終創立自己的時尚品牌。
另一位來自北京的留學生趙焯晞的作品是一套麂皮黑色長袖長褲工裝,上罩以一吋寬的黑帶編織成的網格,網格上每個橫豎交界的拐點都綴有帶有黑白兩色印紋的椴木圓片,看上去既有質樸實用的一面,又有鋼鐵俠一般堅毅和桌遊人物的酷潮風格。趙焯晞說他在北京時自己家周圍總是在裝修,裝修工人工裝上的一身塵土,和樓宇的網格窗子成了他記憶的一部分,他希望用自己的設計記錄下這段記憶,也向一線工人致敬。趙焯晞畢業後將進入紐約大學攻讀整合營銷碩士,他說自己最終還是會回到時尚行業,因為創作的過程最令他著迷。
來自河南的留學生陳清純的作品以粗紡麻為主要面料,製作成連身短裙,裙邊鑲上稻草製作的草球和乾花,顯得即純樸俏皮又有些許淡淡的傷感。陳清純說,她長期受腸脹氣頑疾的困擾,而這種感受又很難讓別人明白。她在設計中以此為靈感,捕捉自己的感受並以皮膚色的材料展現出這種柔軟的疼痛。陳清純也希望今後能夠創立自己的時尚品牌。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王若羲和她的作品。

趙焯晞作品。

陳清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