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向右轉」 移民去留難定

英國政府不久前發表移民白皮書,正式開始大幅收緊移民政策,建議把移民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條件,從原本住滿5年增至10年。目前,政府仍在審查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是否受影響。此舉反映出當局將移民湧入視作一個「問題」,背後彰顯的是英國政壇今年「向右轉」的趨勢。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英國的淨移民數字飆升至90.6萬人,是2019年的四倍。2024年雖有所回落至72.8萬人,整體水平仍遠高於歷史常態。但數據顯示,儘管淨移民大幅上升,自疫情後英國的GDP增長遠低於美國和歐元區國家。特別是人均GDP,自2022年以來連續多個季度下滑,至2024年第二季度已低於疫情前水準。此外,移民問題帶來新的問題:技術工人培訓體系與移民政策的脫節。如,英國本地工程類學徒培訓人數在短短三年內從2.7萬下滑到1.8萬,而同一時期簽發給海外工程師的簽證卻從3427個上升至5495個。這意味著:英國並沒有通過移民釋放本地人才,而是用移民替代了本地人才的培養。

受此影響,英國當地人越來越關注移民所引發的樓價上升、公共服務資源緊張、本地人生計受威脅之類問題,右翼民粹思潮亦因此得到滋生的溫床,變得越來越有市場。去年的大規模街頭騷亂,被視為是白人民族主義者操縱的針對移民的事件。除去社會環境的變化,政壇亦有右翼抬頭,極右翼政黨英國改革黨在本月初的英格蘭地方選舉中贏得超過670個地方議會席位,並獲得兩場市長選舉以及一場議會補選的勝利,讓長期主導英國政壇的保守黨和工黨帶來嚴峻挑戰。

在民意影響下,執政當工黨壓力巨大,因而不得不「務實」地向右靠攏。工黨自上台以來,已加強對非法移民和被拒避難申請者的遣返力度,內政部甚至罕見公布遣返航班圖像,展示其打擊非法移民的「強硬立場」,加上此次大幅收緊移民政策,都可以看出英國政府對移民越來越具批判性,甚至看成是一個負擔,是要排除在外的,除非他們可為當地創造巨大的價值。值得關注的是,英國有大量港人持「BNO簽證」入籍,新政的影響,目前尚不明確。不過,觀察白皮書中寫的「近年來高淨移民數字主要來自非歐盟國家,包括烏克蘭與香港的臨時人道遷徙計劃」,似乎英國將BNO視為一項量化的「移民壓力來源」,有評論擔憂,未來BNO政策將被納入英國整體移民數量調控的範疇中,與其他經濟類、家庭類移民無異。考慮到英國的右傾趨勢,BNO未來也很可能面臨同樣的收緊命運。

英國移民政策的收緊與政壇右轉,是其國內社會矛盾激化的產物。對於持有BNO簽證的港人而言,未來在英國的去留選擇,勢必會受到政策不確定性的進一步考驗。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