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商機故事——下集?|林小珍

特首李家超率領商貿代表團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希望藉此加強與中東國家的經貿合作。此行獲卡塔爾和沙特給予特區護照免簽證待遇,以及達成59項合作備忘及協議,絕對不是空手而回。不過,卡塔爾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出手更闊綽,外電報道卡塔爾打算送一架波音珍寶客機給特朗普,用作總統專機空軍一號,似乎卡塔爾很希望拉攏美國。

話說回頭,特區政府早在差不多20年前,已經提出要積極拓展中東市場,不過時至今日,相信普遍市民和商界,仍然未感受到中東國家是香港重要的商貿夥伴,看來政府仍需加把勁。這差不多20年,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大概可以分上、中、下集解說。

上集:伊斯蘭金融

早在2007年,時任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提出要發展伊斯蘭金融。伊斯蘭群體當然不限於中東,還包括馬來西亞、印尼和多個北非國家,但曾蔭權隨即在08年出訪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及阿聯酋,顯然中東國家是當時的目標市場。筆者當年就是跟進有關報道,認識了伊斯蘭債券Sukuk一詞。之後政府更修訂法例,推動發行Sukuk,可惜除了特區政府在2014至17年,先後三次發行共30億美元的Sukuk,之後亦鮮有再聽聞伊斯蘭金融。

中章:一帶一路看重特拉維夫

及後中央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中東地區當然是重點市場之一。特區政
府2018年提出在杜拜開設經貿辦事處,專責拓展中東地區六個市場,不過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經貿辦要等到2021年底才正式運作。而在這一輪的市場拓展,政府將重點放在創科,更看準以色列的創科重鎮特拉維夫作為重點市場,財爺陳茂波更在2018年率領一個30多人的代表團訪問當地,探討生物科技、金融科技、智慧城市和風險投資等領域的商機。可惜,前年10月以巴衝突升級,特拉維夫多度遭受空襲,市場拓展計劃只好暫時擱置。

下集:卡塔爾和科威特拓多元經濟

說回今次特首外訪,連同香港與內地企業的商貿考察團,選址卡塔爾和科威特。目前兩國仍然是以石油經濟為主,不過都積極推動產業多元化。據貿發局的研究,金融科技、醫療及綠色技術以及智能建築,都是港商可以發展的領域。筆者不是這些行業的專家,亦不熟識伊斯蘭文化,難以評論這些行業在當地的准入門檻,以及港商可能遇到的文化衝擊,但翻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雖然預測兩國未來幾年經濟只會溫和增長,但地緣政治風險起碼不算太高。

中東市場ETF早有先例

筆者始終認為,金融業作為香港的支柱產業,應當對拓展與中東的經貿往來擔當一定角色。雖然當年推動發行伊斯蘭債券成效不彰,但此路不通,總有其他途徑。原來在紐交所、納斯達克、倫敦交易所和東京交易所,都已經有投資中東市場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ETF作為相對簡單的投資產品,對教育投資者認識新市場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香港市場目前超過170隻ETF,當中只有一隻投資沙特市場。港交所是時候找發行商研究一下了,是否可以有更多元化的中東產品,免得被競爭對手趕上。

林小珍

相關文章:高端旅客何處尋?遊艇旅遊聚貴客|林小珍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