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簽令大幅下調處方藥價

總統特朗普12日在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管理人奧茲(左)及衛生部長小羅伯特甘迺迪(右)陪同下,簽署行政令要求藥廠大幅下調處方藥價格。 美聯社

本報訊

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藥廠在30日內自願調低處方藥價,並且與衛生部協商新價,一旦彼此談判失敗,聯邦政府將實行藥物「最惠國」機制,參考藥物在不同國家的售價,以當中最低者為美國的藥價。

綜合美聯社及《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12日在白宮簽署命令前表示,美國的藥價一向高昂,等於讓政府為藥廠承擔龐大研發費用,也讓「美國病人補貼社會主義醫療體制」,未來實行藥物最惠國政策後,可以杜絕這個現象,有效降低成本。

關注醫療事宜的非牟利組織凱撒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曾有統計顯示,以醫治糖尿病的藥物「適糖達」(Jardiance)為例,每月30天劑量在美國的售價為611元,遠高於瑞士的70元以及日本的35元。有見及此,行政命令要求衛生部、商務部、美國貿易代表處共同扭轉這個現象,其中衛生部需在30天內,與藥商磋商新的價格,假如業界在180天內沒有實際行動,政府有權提出限制措施,包括管制藥價及進口數量,商務部與貿易代表處則負責打擊外國的「不合理及歧視性」價格。

政府並未明言,新措施是否適用於Medicare或Medicaid,白宮官員只表示,會以Medicare Plan D為重點,但沒有披露哪些藥物會減價。

分析表示,行政命令雖然設立藥物最惠國機制,但全球藥價偏低的國家普遍實行公立醫療保險制度,情況與美國不同。而醫藥行業也強烈反對白宮的新舉措,美國製藥產業協會(PhRMA)表示,政府以任何形式控制藥價都不利於病人福祉,官方應該專注改善醫療制度,而不是引入「海外的失敗政策」,現在美中之間競爭日趨激烈,新措施將行業研發及在美設廠,可能威脅數以千億計的投資項目。

而在國會,即使共和黨內部也有不同聲音,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坦言,聯邦若環繞這個議題立法的話,勢將引發極大爭議。民主黨部分議員則支持計劃,眾議員羅康納(Ro Khanna)在社交平台X發文表示,會以行政命令為藍本起草法案,並呼籲共和黨同僚聯署。

特朗普首次執政時,曾在2020年底簽署類似命令,規定某些癌症藥物的價格與外國最低價看齊,但政策引發訴訟後被法庭頒令阻止,當時藥廠質疑,此舉將讓美國的醫療政策受外國左右,從而失去自主權。對於最新命令,華盛頓大學的專家薩克斯(Rachel Sachs)形容,聯邦實際上「要求藥廠自願降價,但未設定明確減幅」,藥廠未達目標時衛生部才會行動,其他專家則說,仍需時間觀察政策效果,短期內藥價恐怕難以下調。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