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亞V&A博物館百年回顧展 英女皇冠冕 摩納哥王妃訂婚戒盡現眼前|名人雜誌

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於2025年4月12日起隆重呈獻以卡地亞為主題的專題展覽,為近30年來首個聚焦於卡地亞珠寶與腕錶藝術的大型盛會。展覽將回顧卡地亞自20世紀初以來於珠寶設計及製錶工藝上的非凡傳承,彰顯卡地亞在高級珠寶領域中獨一無二的地位。撰文︰施麗珍

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現正舉行卡地亞專題展覽,回顧品牌自20世紀初以來於珠寶設計及製錶工藝上的非凡傳承。
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現正舉行卡地亞專題展覽,回顧品牌自20世紀初以來於珠寶設計及製錶工藝上的非凡傳承。

 

展現卡地亞走向世界之百年歷史

展覽策展人Helen Molesworth與Rachel Garrahan表示:「卡地亞是全球最具知名度的珠寶品牌之一。本次展覽將探討路易卡地亞(Louis Cartier)、皮埃爾卡地亞(Pierre Cartier)、傑克卡地亞(Jacques Cartier)以及其父路易法蘭梭卡地亞(Louis-François Cartier)如何共同推動品牌,以創新設計、卓越工藝與國際拓展策略,將家族品牌推向世界舞台。V&A憑藉其世界級的珠寶收藏,正是展現卡地亞先驅精神與百年文化影響力的理想舞台。我們很高興能與觀眾分享卡地亞的經典創作,並揭示從未公開的歷史資料與藏品,讓大家更深入了解這個仍然深具影響力的珠寶世家。」

展覽的首篇隆重呈獻來自V&A博物館珍藏的曼徹斯特冠冕。
展覽的首篇隆重呈獻來自V&A博物館珍藏的曼徹斯特冠冕。

 

曼徹斯特冠冕,1903年。曼徹斯特公爵遺孀Consuelo向卡地亞巴黎訂製,並由Harnichard設計,冠冕以鑽石、黃金和銀製造。
曼徹斯特冠冕,1903年。曼徹斯特公爵遺孀Consuelo向卡地亞巴黎訂製,並由Harnichard設計,冠冕以鑽石、黃金和銀製造。

 

光影音律停駐夢幻空間

展覽設計師Asif Khan表示:「我希望是次合作能營造出一個夢幻的空間,讓藝術與科學在此交匯融合,卡地亞的創作於光影與音律之間優雅停駐,細聽歷史低語,靜候未來迴聲。」

展覽將分為三大主題區域,探索卡地亞獨創風格的誕生、技術創新與工藝傳承,並展現其如何透過影像塑造品牌形象,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繼續引領風尚。此外,展覽將聚焦卡地亞在倫敦的歷史,並以一場華麗的冠冕展示作為展覽壓軸。

 

展區一:In Search Of A Style──聚焦於卡地亞的豐沛創意:從靈感之源、風格之演進,以及與重要客戶間的深厚情誼。
展區一:In Search Of A Style──聚焦於卡地亞的豐沛創意:從靈感之源、風格之演進,以及與重要客戶間的深厚情誼。

 

玫瑰胸針,1938年。卡地亞倫敦製作,曾是瑪嘉烈公主的私人珍藏,以鑽石與鉑金製造。
玫瑰胸針,1938年。卡地亞倫敦製作,曾是瑪嘉烈公主的私人珍藏,以鑽石與鉑金製造。

 

帕蒂亞拉項鏈,1928年製(並於1999–2002年修復)。印度帕蒂亞拉大君Bhupendra Singh向卡地亞巴黎訂製。以鑽石、黃色與白色鋯石、黃玉、合成紅寶石、煙晶、黃水晶鑲嵌於鉑金而製成。
帕蒂亞拉項鏈,1928年製(並於1999–2002年修復)。印度帕蒂亞拉大君Bhupendra Singh向卡地亞巴黎訂製。以鑽石、黃色與白色鋯石、黃玉、合成紅寶石、煙晶、黃水晶鑲嵌於鉑金而製成。

 

 Stomacher胸針,1913年。卡地亞巴黎,特別訂製,以雕刻水晶、鑽石與鉑金製造。
Stomacher胸針,1913年。卡地亞巴黎,特別訂製,以雕刻水晶、鑽石與鉑金製造。

 

此區的一大亮點,是來自英國皇家收藏的威廉姆森鑽石胸針。此胸針由伊麗莎白二世於1953年委託卡地亞倫敦製作,胸針上鑲嵌着一枚23.6卡粉紅色威廉姆森鑽石,乃女王於1947年收到的結婚禮物。
此區的一大亮點,是來自英國皇家收藏的威廉姆森鑽石胸針。此胸針由伊麗莎白二世於1953年委託卡地亞倫敦製作,胸針上鑲嵌着一枚23.6卡粉紅色威廉姆森鑽石,乃女王於1947年收到的結婚禮物。

 

聖甲蟲胸針,1925年。卡地亞倫敦製作,以藍色釉面埃及彩陶,配以紅寶石、祖母綠、黃水晶、鑽石、縞瑪瑙、鉑金與黃金。
聖甲蟲胸針,1925年。卡地亞倫敦製作,以藍色釉面埃及彩陶,配以紅寶石、祖母綠、黃水晶、鑽石、縞瑪瑙、鉑金與黃金。

 

關於卡地亞典藏

1970 年代,卡地亞開始收集品牌早年創作的珠寶、鐘錶與腕錶和其他珍貴配件,悉心收藏並進行修護。1983年,卡地亞典藏應運而生。時至今日,卡地亞典藏囊括的作品年代橫跨自1860年代至2000年代,其將品牌創立170餘年的風格傳承與創意巧思娓娓道來,也為19世紀末以來裝飾藝術演進及社會發展提供更為全面的歷史佐證。

卡地亞典藏現已累積逾3500件作品,並持續擴大藏品規模。自1989年巴黎小皇宮(Petit Palais)博物館舉辦的首個大型展覽以來,卡地亞典藏已受邀於許多世界知名藝術機構舉辦44場專題展覽,備受全球博物館矚目。是次展覽為卡地亞於英國舉辦的第三場專題展覽,繼1998年大英博物館的《卡地亞1900-1939年回顧展》及2017年由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策劃的倫敦設計博物館展覽《卡地亞靈動創意》(Cartier in Motion)之後,再次展現品牌的靈思妙想與歷史底蘊。

展區二:Making Dreams A Reality──聚焦於卡地亞工作坊、其珍稀寶石,以及創新技術。
展區二:Making Dreams A Reality──聚焦於卡地亞工作坊、其珍稀寶石,以及創新技術。

 

美洲豹手鐲,1978年,卡地亞巴黎製作。
美洲豹手鐲,1978年,卡地亞巴黎製作。

 

美洲豹紋圖案腕錶,1914年。卡地亞巴黎製作,縞瑪瑙、鑽石、玫瑰金、鉑金與黑色莫列波紋錶帶。
美洲豹紋圖案腕錶,1914年。卡地亞巴黎製作,縞瑪瑙、鑽石、玫瑰金、鉑金與黑色莫列波紋錶帶。

 

胸針,1933年。卡地亞倫敦製作,以紫水晶、藍寶石、鑽石與鉑金製造,傑克卡地亞之妻Nelly曾佩戴。
胸針,1933年。卡地亞倫敦製作,以紫水晶、藍寶石、鑽石與鉑金製造,傑克卡地亞之妻Nelly曾佩戴。

 

皇室名人至愛珍寶

是次展覽精心臻選逾350件珍貴展品,細緻呈現卡地亞自20世紀初以來,如何透過藝術、設計與工藝的創新,建立起別樹一格的品牌傳承。當年,創辦人路易法蘭梭卡地亞(Louis-François Cartier)的三位孫子開拓國際版圖,先後於巴黎、倫敦與紐約設立分店,將家族企業邁向國際舞台。卡地亞憑藉深受皇室與貴族青睞的非凡工藝,獲讚譽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時至今日,其魅力依舊備受影視、音樂及時尚界傑出人物的擁戴。

展覽將展出來自V&A與卡地亞典藏的珠寶、珍貴寶石、經典腕錶與鐘錶,以及首度公開來自V&A與卡地亞檔案館的設計手稿。展品亦包括英國皇室收藏及全球各大博物館和私人收藏。

本次展覽的空間設計由獲頒授大英帝國員佐勳銜(MBE)的英國建築師及藝術家Asif Khan操刀設計,承襲卡地亞與藝術界長年合作的傳統,於本次展覽中再度煥發創意光芒。

 展區三︰Constant Reinvention──此展區頌揚卡地亞如何形塑其形象。透過公開展覽、廣告,以及贊助社會活 動與時尚雜誌,從皇室珠寶到明星摯愛,成為世上最 廣為人知的品牌之一。
展區三︰Constant Reinvention──此展區頌揚卡地亞如何形塑其形象。透過公開展覽、廣告,以及贊助社會活 動與時尚雜誌,從皇室珠寶到明星摯愛,成為世上最 廣為人知的品牌之一。

 

10.48卡階梯切割鑽石卡地亞訂婚戒指,1956年。卡地亞製作,是摩納哥王妃兼著名影星嘉麗絲姬莉的訂婚戒指。
10.48卡階梯切割鑽石卡地亞訂婚戒指,1956年。卡地亞製作,是摩納哥王妃兼著名影星嘉麗絲姬莉的訂婚戒指。

 

 蘭花胸針(原為頭飾),1925年(1927年改製)。卡地亞巴黎製作,以縞瑪瑙、 鑽石、琺瑯與鉑金打造。
蘭花胸針(原為頭飾),1925年(1927年改製)。卡地亞巴黎製作,以縞瑪瑙、 鑽石、琺瑯與鉑金打造。

 

展覽焦點包括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於1953年佩戴的「威廉姆森鑽石」花卉胸針,鑲嵌稀有的23.6卡威廉姆森粉紅鑽石;1902年委託製作的「卷軸式冠冕」(Scroll Tiara),不但見證伊利沙伯二世加冕,亦曾由歌手Rihanna在2016年佩戴登上《W》雜誌封面;瑪嘉烈公主(Princess Margaret)於伊利沙伯二世加冕典禮上配戴的玫瑰胸針(1938年)。

 

展區四:Crowning Moment──華麗壯觀的冠冕展示成為了展覽壓軸。
展區四:Crowning Moment──華麗壯觀的冠冕展示成為了展覽壓軸。

 

卷軸式冠冕,1902年。埃塞克斯伯爵夫人委託卡地亞巴黎訂製,以鑽石、銀與黃金打造。
卷軸式冠冕,1902年。埃塞克斯伯爵夫人委託卡地亞巴黎訂製,以鑽石、銀與黃金打造。

 

還有著名影星兼摩納哥王妃嘉麗絲姬莉(Grace Kelly)於1956年訂婚時所戴的戒指,並於遺作《上流社會》(1956年)中佩戴,現為摩納哥皇室珍藏;卡地亞倫敦約於1933年製作,由傑克卡地亞(Jacques Cartier)之妻Nelly佩戴的紫水晶與藍寶石胸針;墨西哥影星瑪麗亞菲利克斯(María Félix)於1968年委託卡地亞訂製的蛇形項鏈;1903年為曼徹斯特公爵夫人打造的「曼徹斯特冠冕」,現為V&A館藏,以及品牌的經典標誌Panthère de Cartier系列,包括1978年鋪鑲鑽石與縞瑪瑙的手鐲;卡地亞倫敦設計的傳奇「Crash」腕錶(1967年),展現品牌大膽創新的製錶工藝。 

卡地亞工作坊作成為技術發明與創新的實驗室,解放了其創造性的想像力,使看似不可能之事,皆化為可能。
卡地亞工作坊作成為技術發明與創新的實驗室,解放了其創造性的想像力,使看似不可能之事,皆化為可能。

 

由墨西哥影星瑪麗亞菲利克斯委託製作的非凡蛇形項鏈,比例大膽且栩栩如生,完美體現了卡地亞結合美學發明與工藝實力。
由墨西哥影星瑪麗亞菲利克斯委託製作的非凡蛇形項鏈,比例大膽且栩栩如生,完美體現了卡地亞結合美學發明與工藝實力。

 

Crash腕錶,1967年。由Wright & Davies為卡地亞倫敦製作,藍寶石、黃金、藍鋼與皮革錶帶。
Crash腕錶,1967年。由Wright & Davies為卡地亞倫敦製作,藍寶石、黃金、藍鋼與皮革錶帶。

 

Mystery clock with single axle Cartier,2023年。卡地亞製作單軸神秘鐘。
Mystery clock with single axle Cartier,2023年。卡地亞製作單軸神秘鐘。

 

即時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