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大中華收入意外跌2.3% 料關稅增9億美元季度成本

蘋果(AAPL,Apple)在美股收市後公佈2025財年第二財季業績,收入和利潤均超過市場預期,同時公司董事會批准了一項10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不過,在公司大中華區收入不及預期,加上公司警告關稅將增加本季成本,拖累蘋果股價盤後跌3.7%。

上季多賺4.8%勝市場預期

蘋果在截至3月29日的第二財季,蘋果公司總收入為953.59億美元,按年升5%,高於市場預期的946億美元;利潤為247.8億美元,按年升4.8%,高於預期的242.6億美元;每股收益為1.65美元,高於1.62美元的預期。

雖然收入及盈利均勝市場預期,但蘋果在大中華區收入按年跌2.3%至160億美元,不及預期的168.3億美元,對於一個增長型的市場來說,是「不祥之兆」。蘋果在中國一方面面對關稅戰威脅,同時人工智能上,其Apple Intelligence尚未在中國推出,在中國消費者眼中越來越落後於時代,因其競爭對手已推出了可折疊手機或其他新技術產品。

貿易和國際爭端列風險因素

蘋果警告關稅將進一步提高成本,公司在財報中將「貿易和其他國際爭端」列為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之一,如此強調對關稅的擔憂,對蘋果來說相當罕見。

行政總裁庫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假設維持目前關稅稅率,也沒有新增其他關稅,估計關稅將使公司今季成本增加9億美元。但他強調「將按照一貫的方式管理公司,做出深思熟慮的決定,並專注於長期投資。」由於公司轉移了供應鏈和庫存,蘋果公司指關稅對第二財季的影響有限。而在印度生產的iPhone,目前能滿足了美國一半的需求。

庫克亦為公司人工智能發展辯護,當被問及新Siri語音助理發布延遲的原因時,他表示公司需要更多時間來完善這些功能,以滿足蘋果的「高品質標準」。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