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AMD公司轉型為AI領導者 MIT校友蘇姿豐台大發表演講

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超微(AMD)董事長兼執行長蘇姿豐(Lisa Su)博士近日在台灣大學發表演講,分享她對人工智慧(AI)發展的看法。蘇姿豐受邀出席台大「椰林講座創智系列」,以「AMD轉型AI領導者」為題與台大校長陳文章對談,吸引約500名台大教職員生到場,並通過YouTube進行網路直播。

蘇姿豐表示,她的背景是電子工程與科學,在MIT完成從本科到博士的專業訓練,專長是半導體裝置,但所有公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在發展起點思考未來期望的樣貌,她認為AMD的專長是高效運算,對科技業者而言,最重點的是要有長期策略,現在高效運算是在資料中心的核心。

在談到晶片設計目前最令人興奮之處時,蘇姿豐認為是要全觀設計,要整體設計軟硬體和系統,不能分開設計個別組成,必須思考整體系統的應用和演算法。

蘇姿豐表示,AI產業每周都有新的創新和研發,DeepSeek在今年1月發表新模型時,讓一些人感到意外,觀察DeepSeek的成果,會發現非常聰明的技術,能找到讓AI獲得更多人運用與以及更平價的方法,因此DeepSeek是加速AI的應用,她也幽默地澄清說,這不是市場面看法,而是科技面看法。

蘇姿豐說,AI的重點在於沒有一體適用的運算生態系,將看到許多不同的中小型模型,預期依然會有龐大投資,包括金額很高的投資,以及更能負擔得起的投資。她認為AI市場很龐大,預期未來三到四年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因此AI架構需要技術,包括中央處理器(CPU)、繪圖處理器(GPU)、特殊應用晶片(ASIC)等,AMD的策略是推出涵蓋軟硬體與系統的完整解決方案。

在開放生態系方面,蘇姿豐認為,現在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孕育協同合作,彼此學習,例如DeepSeek的模型是開放模型,讓人們在此之上創新,AI在各種領域繁盛發展,市場對所有業者來說都很龐大。

蘇姿豐說,台灣生態系非常特別,從台積電生態系開始,建立令人驚艷的製造產能,還有各種代工、製造及設計生態系。她表示,從AMD觀點來看,會加強投資軟體系統,AMD也很榮幸能在台灣參與一切,這個世界的生態系非常互聯,而從美國觀點來看,美國非常依賴台灣的製造生態系,打造有韌性的生態系很重要。

回憶在MIT求學經歷

小時候跟著父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蘇姿豐表示她很開心出生在台灣。她家庭教育的關鍵在於父母一直在灌輸教育很重要的觀念,她記得在MIT唸書時想趕快學業,在取得學士學位後就想出去工作,但父母強烈建議她取得博士學位。

「最後事實證明,我的父母是對的。」蘇姿豐說。在大學和研究所學到的東西不同,在研究所能夠學到許多不同的事物,也能建立解決未來問題的信心,從AMD執行長的經驗來說,這是她從半導體工程師出發的夢想工作,成為商業人士,再來成為半導體領袖,這不容易,尤其是在早期,但她的父母和家人很非常支持她的夢想與願景。

蘇姿豐表示,她的指導教授給她的最好建議是,不管做什麼,都挑選最難的問題,因為世上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能做,選擇專案、解決一個問題或經營一家公司都能發揮影響力,也能從中學到很多,並且貢獻一己之長,她也從過去的最重大錯誤學到不少,錯誤不是壞事,是好事,能學到教訓,讓未來更好。

蘇姿豐表示,大家都該接受AI教育,無關科系,因為了解如何應用AI,將能帶來許多益處,大家還在學能用AI做什麼,因此大家都在討論AI發展,但未來還有AI應用的龐大領域,她鼓勵所有學生都使用AI。

蘇姿豐談到家庭對她早期生活和職業生涯的影響,她自台南出生,後移民美國,父母強調教育的重視,這對她在MIT的學習產生必然的影響。雖然當時不太情願,但父母的堅持證明是的,這也讓她有今天的成就。

被問到與微軟共同專欄人蓋茨等知名科技領袖輟學有何差異,蘇姿豐表示,她尊重各種不同類型的領袖,但她認為大學教育非常有幫助,能夠真正將學習並應用到現實世界中。

蘇姿豐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建議學生挑選最難的問題來解決,因為這樣可以發揮最大的影響力並吸取很多,同時她也從過去的錯誤中汲取寶貴的經驗。對於人工智能的未來,蘇姿豐表示,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將非常廣泛,無論是哪個系的學生,人都應該學習人工智能。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蘇姿豐在演講中。視頻截圖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