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士頓市長吳弭(Michelle Wu)近日發布年度號召,鼓勵社區組織、商家及波士頓市民攜手參與志願服務與善行,以回應2013年4月15日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悲劇事件,並展現波士頓人彼此關懷的精神。
自2014年開始,每年的波士頓同心日(One Boston Day)於4月15日舉行,以紀念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中的受害者、生還者與第一線應變人員。市長吳弭呼籲市民在15日(星期二)以及整個當周積極參與志願服務與各類善行。
「在波士頓同心日,我們緬懷2013年的受難者、生還者、家屬與應變人員,同時也強調我們這座偉大城市的凝聚力,在這個曾經最黑暗的時刻中,我們找到了力量,化悲痛為善行,並以實際行動服務居民與社區。我鼓勵每一位市民藉此機會反思並參與行動,為我們的社區帶來積極的改變,」市長吳弭說。
今年,波士頓市政府各部門與員工將再次舉辦社區服務活動,讓市民有機會回饋社會。活動將於4月15日以及馬拉松周(21日開始)舉行。其中,市長市政參與辦公室將於19日(星期六)上午8:45在富蘭克林公園(Franklin Park Playstead)舉辦一場針對青少年與家庭的社區清潔活動。有興趣的志工可報名參加年度清潔行動。
緬懷12年前的遇害者
「在4月15日,我們與全市居民一同緬懷馬丁(Martin)、克里斯(Krystle)、呂令子(Lingzi)、肖恩(Sean)與鄧尼斯(Dennis)。我們全家對於所有願意延續波士頓同心日精神的市民深感感激。請在言語與行動上選擇善良,參與志願服務或捐助您喜愛的慈善機構。我們為能稱波士頓為家而感到自豪,」馬丁理查(Martin Richard)基金會共同創辦人理查(Bill Richard)先生說。
2013年的4月15日,跑友和市民湧向波士頓街頭,參與或觀看著有逾百年歷史的著名的波士頓馬拉松。可兩枚無情的土製炸彈卻分別在馬拉松終點線附近觀眾區炸響,年輕的波士頓大學(BU)中國留學生呂令子成為終點線附近的三位死者之一,另外有上百人受傷,多人被迫截肢。呂令子當天剛剛考完試,想到馬拉松終點線為選手們加油喝彩,就因為這場爆炸案長眠於與家鄉瀋陽萬里之外的波士頓。
生活在波士頓地區的呂令子小姨趙金岩和呂令子父母呂軍、孟翎一同,牽頭成立了以呂令子為名的公益基金,以幫助那些在恐怖襲擊中受傷害的人和渴望上學但有困難的孩子。近年來,呂令子紀念基金會都會組織紀念呂令子5公里慈善義跑等籌款活動,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紀念呂令子,延續她的樂觀精神。
「波士頓同心日是一個強有力的提醒:即使在面對悲劇時,善良與勇氣也能綻放光芒。我與家人在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中倖存下來後,了解到創傷是美國44歲以下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這一事實促使我們創立了這間中心。」創新創傷中心創辦人瑞妮(Audrey Reny)說。
該創新創傷中心將與波士頓市政府合作,透過一場捐血活動推廣善行。今年的馬拉松當天(21日),他們將在肯摩廣場(Kenmore Square)舉辦捐血活動,支援布萊根婦女醫院、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與麻省總醫院,幫助急需輸血的患者。
作為馬拉松爆炸案12周年的紀念,波士頓市與波士頓田徑協會(BAA)將於15日早上在後灣區(Back Bay)馬拉松終點線附近舉行獻花儀式。「波士頓同心日對於本市與我們熱愛的跑步運動而言,始終具有特殊意義,因為這一天提醒我們團結、紀念、尊重與服務的重要性,」BAA執行長弗萊明(Jack Fleming)表示。
波士頓同心日已與馬拉松賽事緊密相連,展現波士頓人無私與堅韌的精神。有關波士頓同心日(One Boston Day)更多資訊,包括「善行清單」和參與方式,請造訪市政府網站:boston.gov/one-boston。
街頭出現馬拉松橫幅
波士頓馬拉松,作為全球最負盛名的馬拉松賽事之一,每年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數萬名跑者。今年的第129屆波士頓馬拉松將於本月21日舉行,波士頓街頭已經掛起了比賽橫幅,賽事氛圍逐漸升溫。橫幅上展示了往年的參賽者,並寫有「迎接這一刻」(Meet the Moment)的字樣,鼓勵跑者、志工、觀眾和支持者共同迎接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今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由美國銀行(BOA)贊助。「迎接這一刻」這個主題旨在鼓勵參賽者和觀眾擁抱比賽的堅韌、團結和毅力的精神。賽事不僅是一場運動競技,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激勵每一位參與者迎接挑戰,超越自我。
BAA在去年更新了獨角獸獎牌的設計,將其命名為「Spike」。新標誌融入新獎牌中,旨在成為該組織未來的前瞻性和運動象徵。第129屆波士頓馬拉松日恰逢美國獨立戰爭打響第一槍250周年紀念日。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去年4月,吳弭和義工們為紀念波士頓同心日參加了清潔活動。 市府提供

波士頓街頭的馬拉松橫幅。

2013年4月22日,呂令子追悼會在BU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