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bush證券分析師Dan Ives發表報告指出,美國政府嚴重低估了亞洲供應鏈的複雜性,加徵關稅就像是把一艘沒有救生筏的船在大海中翻過來,然後告訴蘋果、輝達、微軟、通用汽車、超微半導體等美國企業:「祝你好運」。
MarketWatch報道,Ives表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台灣加徵關稅可能會導致美國消費電子產品價格上漲40-50%,美國消費者即將目睹五級關稅價格風暴,美國科技產業可能因而倒退10年。Ives並且指出,美國勞動力和成本結構違背了現代供應鏈概念。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早前指,基於國家安全,美國必須自行生產藥品、芯片。但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日前公布,2025年3月半導體與相關電子元件就業人數月減900人至37.88萬人、創2022年2月以來最低,連續第10個月呈現縮減,較2001年1月的71.49萬人(1985年開始統計以來最高)縮減47%。
彭博社報道,麥肯錫(McKinsey & Co.)去年5月發表報告指出,專門針對美國半導體業的人力發展計劃預計將在2029年底以前培養約12000名工程師和31500名技術人員,但光是一座先進製程芯片設施就需要多達1350名工程師和1200名技術人員來運作。
據麥肯錫當時發布的報告,打造一座新的芯片製造廠需要超過200億美元的尖端設施、2-3年的建設時間以及1年或更長時間進行設備安裝和調教。
美國商務部普查局3月17日公布,2025年2月電子和家電賣場零售額年減5.3%(月減0.3%)至75.44億美元、年增率創2024年1月以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