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5/10為「華人鐵路工人紀念日」

華人鐵路工人是美國歷史的一部分,19世紀初,成千上萬的華人鐵路工人參與了橫貫美國鐵路的建設,卻在美國歷史中幾乎被遺忘。市議員莊文怡昨(8 日)在市議會提出讓這段歷史被銘記,將5月10日設為「美籍華人鐵路工人紀念日」。

5月10日是橫貫大陸鐵路完工的日子。莊文怡議員提交決議,要求將這一天定為紀念那些曾付出勞力、甚至生命,建造今日仍在使用的鐵路的華人勞工。

莊文怡表示,華人鐵路工人為完成橫貫大陸鐵路、連接全美的非凡貢獻,不應被遺忘。作為美國歷史的一部分,應被記住、傳頌、學習並獲得承認。這一天不僅是鐵路建成的日子,更是對被歷史忽視的華工致敬的機會。

在市政廳台階上,莊文怡與多位華人社區領袖一同出席活動,包括華裔退伍軍人會、華人博物館、聯成公所等組織。

退伍軍人黃建中表示,他的曾祖父1860年來到美國,來自中國台山,當時台山大多數人都很貧困,為了家庭過上更好的生活,許多人願意走遍世界,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去打拼,曾祖父就是其中一位,他選擇冒險來到美國賺錢,並寄回家鄉。

黃建中表示,當時强壯的華人多數是開僻高山隧道,更弱的華人大多負餐飲和洗衣,奠定了華人移民日後從事洗衣餐館工作。華工們曾為鐵路建設付出血汗甚至生命的代價。

華人博物館館長李汝乾表示,1869年橫貫大陸鐵路的建成,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壯舉之一,但很少人知道,這條鐵路背後近12,000名華工,約佔太平洋線員工的90%是讓它成真的關鍵,他們被安排從事最危險的工作,忍受極端艱苦的環境。但他們仍堅持下來,他們的勞力將農業西部與工業東部連接起來,徹底改變了交通,並促成了美國的統一。

李汝乾表示,直到今天,華裔仍參與並推動著美國各個領域的發展。全美約有25,000家中餐館,是麥當勞的兩倍;16萬家華人企業創造了2400億美元營收,並提供超過130萬個就業機會;華人企業領導著開發AI核心技術的公司。在紐約,超過60萬華人及華裔美國人以這裡為家;華工的故事,是我們社群融入美國歷程的根基。紀念他們,不只是回顧歷史,更是肯定他們所展現的價值觀:犧牲、堅持、為這個國家打造更好未來的信念。

代表中華公所與聯成公所主席梁漢本表示,參與鐵路建設的華工大多來自中國廣東四邑地區。根據歷史記載,他們多半是透過當時俗稱「賣豬仔」的方式被帶來美國,從事極為艱苦的勞動工作,尤其是鐵路工程。他們不僅面對嚴苛的自然環境與沉重的體力負荷,還得忍受語言隔閡、低廉工資,以及來自社會的歧視與排華法案。然而,正是這群飽受壓迫的華工,以堅毅與不屈的精神,完成了太平洋鐵路西段建設,為美國現代交通體系的奠基立下了不朽的功勞。他們,是默默鋪路的拓荒者,是無聲的歷史英雄。

時至今日,華人在美國能夠立足發展,我們不能忘記,是這些先民用血汗開闢出一條艱難卻堅實的路。鐵路華工的歷史,也是我們中華公所、聯成公所與其他百年僑團的歷史,是歷史的奠基者,是美國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犧牲與奉獻,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莊文怡對於同僚的支持表達感激,並呼籲市議會通過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決議案,這項決議將在五月初在市議會全體表決。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市議員莊文怡提交決議案5月10日為「華人鐵路工人紀念日」,得到30多不同單位的支持。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