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週四的交易會議中,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首日實施結果證實了市場的最壞預期,造成股市市值驟然縮水1萬億美元,特別是科技股和跨國公司遭遇重創。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當日大跌6%,為自2020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七大科技股無一倖免,集體暴跌。
市場分析:
解放關稅|首日引發市場恐慌 七大科技股市值損失逾萬億
科技股面臨重創
以蘋果、亞馬遜、輝達、Meta(原Facebook)和微軟為代表的科技巨頭在本次關稅政策的衝擊下,損失慘重。蘋果股價下跌9.2%,成為當日表現最差的股票。這主要是因為蘋果高度依賴海外製造,特別是在中國的生產基地,關稅上漲對其影響極大。同樣,亞馬遜股價也跌了9%,主要受到特朗普終結了小額進口免稅漏洞的影響,這一變動意味著即使是小規模進口,也會受到關稅徵收的影響。輝達股價下跌7.8%,因特朗普提出對半導體徵收關稅的言論,市場對其未來的盈利預期進一步下調。Meta股價也大跌9%,由於該公司對外國市場的依賴,尤其是來自全球的廣告收入,使其面臨相當大的風險。微軟股價下跌2.4%,雖然表現略好,但仍未能倖免於下跌,原因在於市場對其AI基礎設施投資放緩的預期。
整體市場疲弱
除了科技股,整體市場也出現顯著疲軟。標普500指數下跌,並可能進入修正階段,較最高點跌幅已達10%。以零售為主的股票也未能倖免,Dollar Tree、Five Below和Gap等零售股均出現大幅下跌。與工業及貿易相關的公司也遭遇賣壓,整體市場情緒低迷。
-曾維燊
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免責聲明:以下由AI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涉及風險,市場情況可能迅速變化,請在做出投資決策前諮詢專業財務顧問。
短期前景:更多賣壓或襲來
如果特朗普未對關稅政策做出任何調整,或者貿易談判缺乏實質性進展,市場可能會繼續出現拋售,並進一步進入熊市。在這樣的背景下,外國的報復行動將成為焦點。若中國、歐盟等國對美國的關稅政策作出報復,股市將可能再次出現劇烈下跌。
市場的波動性將保持極高,進一步的下行壓力或將持續,甚至有可能每天都會出現大幅波動。儘管可能會出現短期的反彈,但如果沒有政策上的調整,市場的持續復甦不太可能實現。
聯邦儲備的潛在反應
若關稅進一步推高通脹,聯邦儲備局可能會選擇暫停降息,這對股市來說無疑是一個負面信號。不過,若市場繼續崩盤,聯儲局可能會暗示可能采取干預措施,以穩定市場。
中期前景:經濟衰退風險加劇
在接下來的1至3個月,科技股與AI股可能繼續承壓,直到關稅調整有明確的信號。半導體、雲計算以及硬體公司,將因供應鏈受關稅影響,面臨盈利預期的下調。而在美國經濟方面,高進口價格可能會削弱消費者支出,企業的投資也可能放緩,尤其是那些依賴全球供應鏈的企業。若GDP增長放緩,市場情緒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資金輪動:避險資產可能吸引資金
面對如此高度不確定的市場環境,投資者可能會將資金轉向黃金、國債等避險資產,這些資產可能會迎來更多資金流入。此外,依賴國內市場的行業,如公用事業、醫療保健和美國基礎建設等領域,也可能會表現較好。能源股可能會從貿易中斷所帶來的供應鏈問題中受益。
未來投資策略:以防禦性股票為主
在關稅政策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投資者應避免投資於以科技及跨國公司為主的行業,並等待市場觸底後再進行買入。短期內,防禦性股票與資產(如黃金、國債、醫療保健、公用事業等)可能是相對較為安全的選擇。而在觀察到外國經濟體的反擊行動後,若市場進一步下跌,也可以做好風險應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