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宙哥大發布新書講述三個人生階段

哥倫比亞大學中國社會政策中心10日舉行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終身名譽院長王大宙新書發布《無問西東:我的藝術設計之旅》。王大宙在發布會上截取自己在文革、改革開放和留學美國的三個人生階段的故事,講述了自己從「狗崽子」到知名藝術家的人生經歷。他總結自己的藝術創作心得時說:「人性永遠是藝術設計和創作的終極密碼。」

王大宙1985年赴美深造,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美術碩士學位和普瑞特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碩士學位。作為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的創始院長,他憑借多年的藝術實踐和研究在國際藝術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曾為Disney、MTV等品牌主持設計,作品被哈佛、耶魯等頂尖高校收藏。昨日的活動由哥大中國社會政策中心主任高琴擔任主持人,文化學者朱大可擔任現場評議人。

王大宙在上海名流雲集的著名歷史建築武康大樓中長大,文革時期這裡居住的多位文化名人自殺。他說,當出版社找到他希望他寫自傳時,他曾有過猶豫,但在一檔口述實錄節目中卻看到,文革中強行搶走自己家房子的造反派以受害人的身份講述武康大樓的歷史,堅定了他要寫這本書的決心,為的是還原歷史,也希望在書中呈現真正的自己,也讓自己在文字裡找回自由。

王大宙出生在藝術世家,但他出生幾個月,耶魯大學畢業的父親、美術家和教育家王挺琦就被打成右派和美國特務。王大宙作為「狗崽子」經常被革命小將辱駡毆打,有一次在武康大樓門前被造反派圍毆,江青曾經的密友、導演鄭君里看到想要出手營救,卻因此時已經是自身難保中途收手。這次事件兩天後鄭君里就被帶走關押,之後王大宙再也沒見他。

王大宙說父親當時每天從牛棚回家,拖著疲憊身軀仍然會指導自己畫畫。父親很少提及自己的留美經歷,但言傳身教中傳遞給他美國的樂觀精神,父親對他說,「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也使王大宙得以在特殊年代中堅守希望。

文革之後恢復高考,王大宙雖然通過了上海戲劇學院舞美系的招生考試,卻因父親在上戲任教,而上戲臨時決定教師子女不予錄取,而與大學失之交臂。但作為上海工人文化宮的工人他為話劇《於無聲處》設計了舞美方案,也隨著這部作品引起的轟動而受人關注。這讓他意識到:「人生的機遇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來美國留學後,1990年王大宙獲邀為MTV設計超人形象。當時美國經濟低迷,超人進入黑鐵時代,民眾卻在沒有希望的現實下激發出呼喚英雄的聲音。王大宙借鑑文藝復興運動的宗旨,審計出的以人為本的超人形象,獲得MTA最佳設計獎。「人性永遠是藝術設計和創作的終極密碼。」王大宙說。

朱大可在點評中說,有人試圖篡改歷史記憶,顛倒事實,也證明了歷史記憶的重要。「這一代人有責任去努力還原記憶真像,使下一代可以免受過去的苦難。」 高琴則說,人性的貫通的,這次講座中觀眾跟著王大宙的經歷去到了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街道,卻都被連接在了一起。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王大宙哥大新書發布會。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