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症狀非兒童獨有 成人確診數增長者尤甚

專注力失調或過度活躍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常見兒童行為,但臨床醫生愈來愈意識到,這種障礙亦會發生在大人身上,確診人數更加有上升趨勢。不少人經歷長期掙扎後,得悉自己只是「精神健康失調」,都感到如釋重負。

《紐約時報》報道,56歲的墨菲(Tanya Murphy)住在維珍尼亞州,她說年輕時一直隱藏抑鬱情緒,讀書時期也被老師形容喜歡做白日夢。這個專注力不足的問題,使墨菲在創業路上碰得焦頭爛額,直到差不多50歲,她開始感到焦慮,甚至有自殺傾向,才開始在網絡研究自己的症狀,三年前終於確診ADHD。

墨菲憶述當日看到檢查報告後喜極而泣,因為她終於知道自己既不瘋狂,也沒有「壞掉」,更加不是失敗者、懶惰或愚蠢。由於按時服用藥物Strattera,並定期參加治療課程和冥想,墨菲專注力問題目前已顯著改善,焦慮和抑鬱也逐漸消失。

醫學界至今還未知道ADHD成因,但相信與腦部化學物質的傳遞出現問題所致,與基因及遺傳的因素有關,患者也不限於兒童及青少年,相關症狀可能會延續至成人階段,女性和有色人種由於早期診斷不足,更容易延誤到成年後才確診。

隨著遙距醫療(telemedicine)興起,加上社會提高對ADHD的認識,改變對心理健康治療的態度,ADHD新病例在全美年長者之中快速增加。

醫療數據分析公司Truveta分析顯示,2021年1月至2024年10月期間首次確診ADHD的100萬人之中,30歲至44歲的比例上升大約61%,45歲至64歲人士的增幅更多達64%。由此推算,首次確診的患者之中,有31%屬於30歲至44歲群體,成為比例最高的年齡群組。

俄亥俄州立大學威克斯納醫學中心8月的調查發現,全美有25%成年人認為自己可能患有ADHD。

專家認為,社交媒體充斥大量相關影片,例如TikTok有高達370萬條帖子帶有「#ADHD」主題標籤,因此一定程度上促成民眾自我診斷,女性尤其如此。

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61%女性成年後才被確診ADHD,男性僅為40%,ADHD症狀更可能在更年期首次出現或惡化,而疫情等外部壓力來源,可能對那些「長期掙扎的人」帶來更大挑戰。然而,美國缺乏針對成年人ADHD的臨床診斷指引,有的採用神經心理測試,也有人選擇線上診斷和普通醫生問診等。

威斯康辛州46歲女子布朗(Dolores Brown)小時候曾被認定為資優生,腦海總有許多想法,但卻難以集中注意力完成,如果課堂內容不怎麼吸引,她會直接在課室睡覺。布朗曾經求醫,起初被誤診躁鬱症,去年才證實患上ADHD。

布朗表示,過去一直以為自己「就是瘋了」,無人能夠幫助她,得悉報告後才「鬆一口氣」。

布朗憶述確診ADHD之前,總覺得清洗大量衣服是個艱難任務,因此每當衣櫃沒有乾淨衣服,她就會直接出去買新衣服,她當時也自覺是個失敗者,「沒做到應該做的事」。今年夏天開始,布朗開始服用興奮劑Vyvanse治療,終於能夠集中精力處理事情,並意識到自己並非如以往所想那樣「一事無成」,懂得學會原諒自己。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