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選進入最後關頭,民主、共和兩黨的總統候選人以截然不同的策略爭取選票,共和黨籍的特朗普致力調動選民的憤怒情緒,形容國家將陷入危機,民主黨籍的賀錦麗則以希望和團結為主軸,以此凝聚支持。分析形容,兩人都各自存在弱點,希望自己描繪的國家願景能夠吸引民眾,尤其需要在搖擺州爭搶主動權。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賀錦麗需要克服的是,不少民眾對現在的拜登政府抱有不滿,她既是副總統需為政策辯護的同時,也要與現任總統拜登保持距離。對於特朗普來說,大多數選民對他的印象已經定型,他的負面評價一直停留在較高水平,如何扭轉這種現象就成為關鍵。
評論形容,近日特朗普的弱點更加令人矚目,最新的其中一項爭議,是他宣稱共和黨籍前眾議員切尼(Liz Cheney)需被槍支瞄準,令人質疑特朗普正煽動暴力。有見及此,《華爾街日報》10月下旬的全國民調顯示,更多選民認為賀錦麗的性格適合擔任總統,心智能力也能強,此外多數選民認為,「不穩定」一詞更適合形容特朗普,賀錦麗不符合這樣的描述。
但特朗普競選團隊首席策略專家布萊爾(James Blair)反駁,好感程度並非首要因素,今年選民更注重執政表現,兩名候選人雖然的好感度得分相若,但特朗普在執政表現上更勝一籌。
由於民調結果顯示,選民普遍相信特朗普更擅長處理經濟議題,因此特朗普連日來也以此發動輿論攻勢。例如勞工部日前發表報告,表示受到颶風及波音公司罷工的影響,全國上月的就業增長大幅放緩,特朗普陣營隨即指責賀錦麗損害經濟。不過數據也反映,全美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2.8%,顯示經濟仍可維持穩健。
相比之下,賀錦麗則採取不同策略,主要闡述自己的施政願景,而不是屢屢批評對手。賀錦麗的競選團隊認為,賀錦麗提出連串具體措施,承諾降低房價、物價以及醫療成本之後,選民對經濟的憂慮正在逐步化解,令人猜測民間可能扭轉對拜登政府的負面觀感。
民調又顯示,64%的民眾認為國家正朝錯誤方向前進,只有26%的人認為方向正確。對此共和黨民調專家麥金特夫(Bill McInturff)表示,賀錦麗身為副總統,難以塑造改革派的形象,需為拜登政府承擔部分包袱。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