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求診」漸普及 資訊孰真孰假惹擔憂

身體感到不適,有些人會直接求醫,有些人則會在網絡尋找資料,但現在有更多人向人工智能(AI)尋求健康資訊。調查顯示,大約17%成年人每月至少一次向聊天程式問症,但同時有56%使用者表示,對程式提供的資訊沒有信心。

綜合《紐約時報》和KFF網站報道,非營利組織「凱澤家族基金會」(KFF)訪問了大約2500名成年人,發現17%成年人每月至少一次,使用聊天程式尋求醫療建議和資訊,30歲以下成年人在這方面的比例更高達25%。病人倡議者德布朗卡特(Dave deBronkart)認為,谷歌(Google)讓網民獲取信息,AI則讓使用者獲得臨床思維的見解。

64歲的謝里登(Susan Sheridan)是病人安全倡導組織聯合創辦人,曾經獲聊天程式ChatGPT「救回一命」。由於面部下垂、言語不清,甚至頭痛得無法把頭靠在枕頭上,謝里登早前在丈夫陪同下往急症室求醫,但醫生檢查後只將症狀「歸類為良性」,然後讓她回家。謝里登頓覺非常沮喪,於是在ChatGPT隨便輸入「面部下垂、面部疼痛和牙科治療」字句,結果ChatGPT告訴她可能患上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需要緊急治療,否則可能出現持久性損害。

於是謝里登再跑到急症室求醫,醫生最終確認ChatGPT的回覆,並處方類固醇和抗病毒藥物。謝里登表示,她相信醫患關係和醫療體系,不想人工智能取代醫生,但醫療體系有時會失靈,當傳統醫學起不了作用,人們會轉投ChatGPT懷抱。

事實上,愈來愈多像謝里登般,利用聊天程式了解患病症狀、權衡治療選擇和驗證醫生的診斷。不過,研究人員對於患者如何使用生成式AI所知甚少,大部分有關這個主題的研究,也集中在假定的醫療案例上。

布朗大學公共衛生研究員兼教授梅赫羅特拉(Dr. Ateev Mehrotra)專門研究患者使用聊天程式情況,他說專家普遍以為聊天程式只是未來趨勢,沒有充分認識到,已經有多少人在使用這項技術來了解健康問題,而KFF調查顯示的高使用率,也使他感到相當驚訝。

耶魯醫學院生物倫理學家及神經學家托爾欽(Benjamin Tolchin)表示,ChatGPT前年面世以來,每月都有幾個病人告訴他,他們使用聊天程式研究自己的病情。托爾欽認為,聊天程式有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療選擇,但也有可能提供錯誤或不完整的醫療信息,由於內容看起來比谷歌的零碎資料更具說服力,患者可能對程式的建議產生錯誤的信心。

托爾欽舉例有病人曾經告訴他,聊天程式建議利用幹細胞移植,治療對藥物不再有反應的癲癇發作,托爾欽於是向病人解釋,幹細胞移植屬於實驗性治療,不是任何神經科醫生會推薦的選項,但聊天程式未有提及這個區別。

在KFF的研究中,少於10%受訪者表示,「非常有信心」能夠分辨人工智能生成的真假資訊。病人倡議者德布朗卡特指,人工智能屬於幫助推進思考的強大工具,像其他工具一樣,人們使用ChatGPT獲取健康信息時,除了需要精心設計問題,也要以懷疑態度審視答案。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