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地開放式基金型公司(OFC)及有限合夥基金(LPF)數量持續增長,香港有限合夥基金協會創會會長江競競建議,政府可考慮優化與基金相關的稅收條件,讓更多基金獲納入豁免,以及簡化附帶權益的稅收豁免申請程序;LPF方面,調整對私募股權投資(PE)及風投(VC)的牌照要求。
籲調整LPF牌照要求
他解釋,目前在港成立LPF或須持有9號牌照,但LPF並非公開募資及普遍規模很細,加上PE及VC的投資者能識別風險,故認為本地監管機構可以參考美國及新加坡對PE及VC更靈活及友好的監管機制,調整牌照要求,包括明確是否須要持牌;若須持牌,會否有更寬鬆監管,而非現時的9號牌。他補充,現時在美國的VC毋須持牌;至於新加坡則設立風險投資基金管理人(VCFM)牌照,簡化申請條件等。
OFC在2018年推出,主要是投資二級市場的股票及債券的開放式基金,對標開曼群島的獨立投資組合公司(SPC)及新加坡的可變資本公司(VCC);而LPF在2020年落地,主要投資一級市場。
OFC增長數量較LPF多
財庫局早前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共有844個LPF及371間OFC,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32%及1.44倍。他解釋,OFC的增長數量較LPF多,主要因為過去兩年,在亞太及大中華地區進行私募股權投資的募資較為困難,故LPF增速較慢;至於OFC方面,港府有提供補貼,加上近兩年很多量化對沖基金及管理人都有興趣在港設立OFC。
他提及,香港的OFC及新加坡的VCC都有政府補貼,但由去年6月至今年6月止,VCC新增數量只有187間,低於OFC的229間,相差42間。他個人認為,投資者及管理人更認可香港的OFC架構及市場,亦看到越來越多擁有國際背景的管理人開始詢問,甚至乎設立OFC及LPF。
他補充,以往基金管理人會選擇在開曼及英屬維京群島(BVI)等地方設立基金,因為香港沒有相關制度,但近年當地合規成本越來越高,而香港之後推出的OFC及LPF具吸引力,在運營效率及成本方面都較離岸地區優勝,包括銀行開戶效率、稅收豁免或優惠、政府收取的註冊及維護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