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布朗士的流動美沙酮小巴去年12月開始營運,為病人派發美沙酮,協助對抗芬太尼毒品危機;專家希望流動美沙酮治療計劃能更普及。
《紐約時報》報道,該小巴由社會服務機構「相思網絡」(Acacia network)營運,暫時只停一站,泊在男性市遊民收容所「Days Inn」停車場,至今協助63人。30歲的市遊民帕里西(Vinny Parisi)曾經歷16次用藥過量,現時每天到小巴領美沙酮,表示計劃對他有很大幫助,省掉坐車到美沙酮診所及排隊的時間。
機構計劃將在第3大道及149街附近多停一站,但表示找停泊位置不容易,要顧及區內人的接受能力及病人私隱。
用藥及治療專家克勞奇克(Noa Krawczyk)表示,美沙酮是對藥物成癮極有效的藥物,但在美國卻難以取得。全美約有45萬人服用美沙酮,美沙酮屬鴉片類藥物,只能在全國2000間特定診所派發且很多規範,以防病人領藥後濫用或轉售,病人需每周到診所6天領藥,並需定期做檢查及接受輔導。
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國家濫藥研究所所長沃爾科夫(Nora Volkow)希望治療更普及,但透露成本很高,流動小巴的保安要如診所一樣,例如需設閉路電視,建設及裝修一輛小巴約需37.5萬元。聯邦政府2021年審批流動美沙酮小巴計劃,全國現有42輛小巴,在紐約獲批的有11輛,但只有兩輛正在營運。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