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多來自中國朝鮮族 拿韓國最低時薪

過去幾十年來,包括朝鮮族在內的許多中國人到韓國尋找工作,往往在工廠幹活,或者從事韓國人不願意從事的體力消耗大、收入低的工作。此次發生火災的電池廠,遇難的19名中國籍工人多數是來自中國東北的朝鮮族女性。她們都是臨時工性質,以韓國最低薪資受聘,詎料魂斷異鄉。

在涉事電池廠工作的金澤媛(化名),本身是來自遼寧省的朝鮮族。《新京報》報道,她指出,廠內共有100多名工人,多是來自中國東北的朝鮮族女性,年紀多在30歲到40歲之間。多數人和她一樣,「我們和仲介簽勞動合同後來到韓國,韓國人很少到工廠做基層工人。」

金澤媛表示,遇難者集中在電池廠的3棟2層,主要為包裝、焊接電池的車間。金澤媛表示,因請假沒上班逃過一劫。火災發生後,在1層工作的工友告訴她,樓裡都是黑煙,甚麼都看不清,2層有幾名韓國籍文員從辦公室跳窗,導致腿骨折。她表示,涉事電池廠以生產軍用鋰電池為主,小部分是對外出口的民用電池。「薪資是韓國最低時薪,一小時9860韓元,相當於50元人民幣(約7.11美元)。相比其他同等薪水的工作,這\xf9堣u作強度較小,還有退休金和工程補貼。」

金澤媛又透露,6月22日,涉事電池廠內2棟1層曾有一塊電池發生爆炸,員工立即用消火栓將火撲滅。工廠曾提示工人,鋰電池遭激烈碰撞容易爆炸起火。「我來工作一個月左右了,沒有接受過消防方面的培訓,工廠也沒組織過消防演練。」路透社援引京畿道消防官員表示,遇難的外國工人大多是從勞務公司派遣的臨時工,不熟悉建築結構。

近年來,由於人口急劇萎縮,韓國政府不得不大力依賴外國勞務。今年外籍勞工預期首次突破100萬人。目前在當地工作的外勞許多從事「3D」工作,也就是髒(Dirty)、累(Difficult)、險(Dangerous)工作,這類工作當地人通常不願意幹,常輸入勞工來做。

韓國的公司聲稱,他們別無選擇,只能依靠外籍工人來維持生存,因為韓國人口正在不斷減少,年輕求職者又不願從事低薪體力勞動。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