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股有增派息條件|曾淵滄

早前美國聯儲局決定不減息,人民銀行也決定不減息,以維持人民幣滙率不再下跌。中國產品競爭力很強,不需要學日本讓日圓貶值來提升競爭力。人民幣過度貶值反而會使中國GDP以美元計算出現倒退,影響中國的國際形象與民心。

另外,人民幣貶值,會令到大量在港上市、以港元計價的內地企業面對股價下跌的壓力,理由是人民幣貶值使內地企業的資產值與盈餘以港幣計價時打折扣。現在人行不減息,穩住了在港上市內地企業面對的壓力,其中最顯著板塊是內地銀行股。銀行的資產全是錢,是貨幣,內銀資產當然以人民幣為主,受人民幣貶值影響也最多,現在人民幣滙率穩定了,內銀股吸引力也加強了。

內銀股市帳率也是超低

現在,一眾內銀股的股息率都很不錯,市帳率更是超低,其中建行(939)與農行(1288)的市帳率不足4倍,中行(3988)、工行(1398)與交行(3328)的市帳率亦只有4倍,招行(3968)高一點點,也只有5倍。如此低的市帳率的確是超值,而且派息率也不錯。其中建行、工行、農行股息率都超過7厘,中行、交行與招行股息率也超過6厘。

目前,中資企業興起一股「中特估」之風,使到股價大漲,所謂中國特色估值股就是派很高的股息率,這類股一般派息比率都超過70%,如果內銀股可以將利潤的70%當成股息派出,股息率肯定超過15厘,是目前的2倍以上。股價也有望大漲,以最樂觀估值計,漲幅有條件比現價高出1倍。

股息率仍然比不上滙控

近幾個月,滙控(005)就是因為派高息而使股價一升再升,在銀行定期利率仍然約4厘的情況下,股息率顯得很重要。

目前內銀股的股息率仍然比不上滙控,因此中央政府如果要救市,要展示央企的真實價值,就會要求這些有條件派高息的內銀企業派發高息。

滙控股價上漲,得益最大的當然是持有8%滙控股份的中國平安(2318),而且滙控派發的高股息對平安的現金流也有顯著好處。

香港本地銀行股中,高息股還有大新銀行(2356)與大新金融(440),這兩隻股的股息率都超過9%,股息率也很高,而且大新銀行與大新金融的市值低,很有條件成為有興趣到香港發展的外國銀行的收購對象。

曾淵滄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