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救國團葛永光主任拜會華埠僑團 會晤僑胞

中國青年救國團葛永光主任在拜會中致詞,並與僑胞親切合影。

(國民黨總支部供稿 )

中國青年救國團葛永光主任於六月一日到舊金山進行一連串訪問,在三民主義大同盟寇惠風理事長張人睿名譽理事長,鄭積森前理事長,中國國民黨駐美國總支部常委楊昆山等陪同下,首站到舊金山國父紀念館參訪,受到國父紀念館董事長鍾維君,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趙川三,楊子超,于愛珍,陳伯豪,中國國民黨駐美總支部常委周達昌,楊昆山,及肇慶總會 ,合和總會館,秉公總堂,合勝總堂,五洲洪門致公總堂等僑界領袖熱烈歡迎。

金山國父紀念館董事長鍾維君致歡迎詞:引用在1952年3月29日中華民國青年節,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發表《告全國青年書》指出,「青年為國家未來之主人翁」,「青年是時代的基礎,時代的重心」。中國青年救國團葛永光主任來訪,除了表示對海外僑胞的關懷和重視之外,也加強了青年救國團與海外僑團的連接和正面交流,在文化,學術交流等多元化功能上都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橋樑。

葛永光主任在歡迎會上致辭,指出「惟有團結,才有力量;亦惟有組織,才能團結,才能成功」,並強調「近半世紀的中國民族革命史,就是一部青年救國運動史」,「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勉勵青年「增進其智能,鍛鍊其體魄,訓練其工作技術,加強其革命信念」,並提出了組織「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的號召,便於救國團適應當時推展青年工作的需要,更為擴大推展社會青年服務工作,中國青年救國團本為社團性質,今後有關青年運動、輔導、育樂活動等四大志業的方針:(一)公益志業:建構青年希望工程。 (二)教育志業:全面推展快樂學習。 (三)服務志業:倡導志工熱忱服務。 (四)健康志業:促進全民健康身心。「為社會,為青年」是救國團成立迄今一直努力不懈的目標,雖然時空環境變化劇烈,生存條件日益艱難,但是這個目標始終不變。60餘年來,救國團成員在各項活動中流露出「親切、自然、實在」的清流形象,在服務中,愈做愈覺得有意義、有價值,於是,逐漸將工作視為本分之內所應為,乃逐漸形塑成「公益、教育、服務、健康」四大志業,在付出的同時,體會出「別人快樂,自己才會更快樂」的道理。救國團在臺灣,不僅藉由各類活動生活化地融入青年身心靈的發展中,為國家厚植競爭力,更戮力於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增加一股安定之力。今本團仍持續推展志業,為擴大社會影響力,邀請更多熱心人士與青年,參與「成就幸福社會」的共同目標,藉此加以闡述本團之經營方針。

三民主義大同盟理事長寇惠風,三民主義大同盟名譽理事長張人睿也發表有關中國青年救國團來訪具有重大意義,青年救國團扮演的角色,是必須鼓勵並灌輸青年一代認識歷史,推行社會安定與進步,貫徹民主法治,建立社會倫理,化解分離意識,開創均衡成長的經濟新局,在國際社會,將堅守民主陣容,並運用政經實力,開拓新局,對於對岸大陸,將以前瞻可行性的國家統一政策,積極支援大陸同胞爭取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社會多元化與文化的奮鬥,拼取雙贏局面。

在結束訪問金山國父紀念館後,葛永光主任在三民主義大同盟寇惠風理事長及僑界領袖陪同下相繼參訪了秉公總堂、合勝總堂,五洲洪門致公總堂等僑團,葛永光在拜訪各僑團表示,在這許多具有悠長 史的僑團組織中的親身深切感受,在了解早期美洲華僑史,文化,淵源,和學術知識各方面,深感意義深遠,從探索華僑歷史上的發展,是先僑艱苦開拓進程中的一種成就,更從而可知,舊金山華僑地區是是孫中山從事和策劃革命活動的重要根據地,先僑堅忍不拔的精神,回顧國父建國的艱辛,我們更應該珍惜今日民主的成果,國父一生懷抱為國為民的崇高理念與堅忍毅力,肩負起民族復興的重責大任,不論遭遇任何考驗,都能無私奉獻,戮力以赴,其志節與情操為吾輩學習效法的對象。面對充滿挑戰的新階段,全球化競爭的浪潮沛然莫禦,中華民族必將創造出一個民富國強的永續國度。

葛永光主任在拜訪各僑團時,並與秉公總堂總理劉華楷,合勝總堂總理羅 泉,五洲洪門致公總堂會長梁國緯,黃民強及各出席與會者交談甚歡,並交換禮物,場面溫馨。

社區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