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鱷原型 博斯基去世享年87歲

荷里活電影《華爾街》的主角原型、內幕交易傳奇炒家博斯基,20日在加州聖地牙哥去世,享年87歲。 美聯社

上世紀80年代捲入內幕交易醜聞的傳奇金融投資者博斯基(Ivan F. Boesky)去世,享年87歲。他當年因不法交易而被罰款一億元,不但創下當時紀錄並震驚整個華爾街,故事更被改編拍成電影《華爾街》(Wall Street)。

《紐約時報》報道,博斯基20日在加州聖地牙哥寓所睡夢中去世。而他生前最為人所知的,是在1980年代利用內幕消息,大手購入即將被人收購的公司股份,等待股價上升後獲利,他每次會為此投入數百萬元甚至逾億元,而且資金主要來自借貸,基本上是動用別人財力讓自己發達。評論一度將他形容為華爾街貪婪的象徵,在80年代中的巔峰時期,其資產淨值估計達到2.8億元,折合現在的幣值相當於8.18億元,其投資組合的估價也有30億元。由於投資風生水起,博斯基在紐約、夏威夷、法國等地持有大量物業。

在各宗交易例子中,當時他利用包括雪佛龍(Chevron)收購海灣石油(Gulf Oil)的機會,估計賺取6500 萬元,又在石油公司德士古(Texaco)收購蓋蒂石油(Getty Oil)時獲利 5000 萬元。

博斯基曾於1985 年出版書籍《併購狂潮》(Merger Mania),宣傳他的投資方法,但外界發現他的成功秘訣其實是花錢購買消息,而其中一個最大消息來源是投資銀行家西格爾(Martin Siegel)。兩人從1982 年開始合作,博斯基會透過快遞員,向西格爾送上裝滿100 元鈔票的手提箱,藉此作為通風報信的酬勞。

到了1986 年博斯基風光不再。當年5月銀行家萊文(Dennis Levine)因內幕交易被起訴,聯邦檢察官在其筆記中發現博斯基的名字。另一方面,當時身為紐約檢察官的朱利安尼(Rudolph W. Giuliani)也致力打擊華爾街腐敗,因此把博斯基列為目標。

1986年 9月博斯基向聯邦當局自首,並同意成為政府線人,供出「垃圾債券之王」米爾肯(Michael Milken)的犯罪證據,博斯基翌年被判囚禁3年,出獄後在聖地牙哥平靜生活。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