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風起雲湧 靜觀合縱連橫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出訪歐洲,行程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外界關注習近平此行是否能尋求與歐洲國家務實和解,會否打破歐洲與美國聯手遏制中國的局面,中美歐三方間合縱連橫的關係未來將更為複雜。

習近平此次歐洲行重頭戲當屬法國之行。以往兩國元首外交前,外交官大都會有打前站的外交溝通,但此次習近平出訪前,中國外長王毅同法總統外事顧問博納只通了電話,並未有兩國高層外交官互訪預熱。分析認為,習近平此次對法國事訪問,更像是一場最高領導人親自上陣就具體問題探討交涉的工作訪問,而不是傳統意義上備好大合約等待簽署的國事訪問。

在習近平出訪前,歐盟對華強硬派上月推出連串動作,如對中國發起多項調查,包括利用去年中通過的《外國補貼條例》,要調查中國公司投得西班牙、希臘、法國、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5國風力發電場項目;又突擊搜查一間生產監視設備的中國公司在荷蘭和波蘭的辦公室等等。歐盟官員近日還放風,擬於7月前將中國電動車關稅由10%,加至15%至30%。此外,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上月開會,歐盟表示將研究是否仿效美國,調查歐盟企業使用中國成熟芯片情況,以決定是否加限制於歐企使用中國芯片。在這種背景下,中法元首的會面對未來兩國關係走向顯得尤為重要。

習近平於6日到訪巴黎,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了三方會晤,呼籲中歐堅持夥伴定位,開展戰略協作,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馬克龍則表示,歐方不認同「脫鉤」,歡迎中國企業來歐投資合作,共同維護歐洲價值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希望和中國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增進互信,避免誤解。習近平還歡迎對方再度訪華,並提出利用巴黎奧運會為契機,倡議全球停火止戰。

中國希望借助法國影響力,遏制歐盟反華鷹派各種小動作,並強化中歐合作,變相削弱美國聯歐制華的策略。法國對中國同樣有所需求,馬克龍常提出戴高樂主義觀點——歐洲「絕不能成為美國的附庸」,他對中國並非如美國般要加強打壓,而是強調歐洲在貿易上,對待中國必須尊重,並須盡一切努力在全球重大問題上與中國接觸,基於互惠的經濟關係進行討論。從經濟上而言,中法兩國互相需求旺盛,去年中法貿易額789億美元,法國對華投資216.4億美元。中國是法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德國、比利時和意大利,是歐盟以外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從外部壓力考量,德國總理朔爾茨上月訪華,行程成果豐碩。朔爾茨回國後,即傳出德國政府要調整嚴格審查中國企業投資的政策,希望放鬆審查以加快中國在德投資,振興該國經濟。德法都是歐洲經貿大國,在爭取中國投資方面存有競爭,德國與華增進合作,對法國無形中造成壓力。

此外,習近平歐洲行的另外兩國,塞爾維亞是中國「鐵桿朋友」,匈牙利是歐盟中最積極擁抱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也是首個簽署相關合作協議的歐洲國家,且最大投資來源國就是中國,中國與這兩國會否有進一步的經貿合作值得關注。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