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與巴以戰爭:美國大學生為何同情巴勒斯坦?(中)

民調數據為這波大學反戰潮提供不少線索:衝突爆發前,Z世代對以色列原本就是反感多於好感;即便這次衝突的導火線是哈馬斯閃擊觸發以色列報復,10月7日後幾個禮拜的民調依舊顯示,雖然X世代、戰後嬰兒潮世代相對同情以色列,Z世代卻依然相對同情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攻擊加沙後,Z世代認為以色列正對巴勒斯坦人進行「種族滅絕」的比例 ,也比其他年齡層都高,幾乎到了每兩個人就有一人如此認為的程度。

而從年齡分佈來看,Z世代(1997-2012年出生)正好對應了當今的大學生與研究生,一群本就對以色列好感不強的人,集體目睹了這幾個月的殘酷殺戮,且本國政府還是這場殺戮的最大靠山。這種情境無疑會加劇彼此的怒意串聯與共鳴,而校園剛好又為這股憤怒提供了展覽空間,最後導致反戰示威在美國大學遍地開花。

大衛正在成為歌利亞

民調數據更多是以立場分佈的呈現,來解釋示威背後的情緒基礎。 但要了解這代大學生的立場起源,還須回歸成長背景,以及美國當下的社會脈動。

首先是這代美國大學生的成長背景。這決定了對以色列的認知,會與父母、祖父母的認知有所不同。

當千禧世代成長、開始形成對全球局勢的理解時,巴勒斯坦第二次大起義正好爆發,奧斯陸和平進程名存實亡,以色列侵吞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土地、剝奪水源、限制行動、審判不公、軍警濫用暴力的現象頻繁則出現新聞報導。 在這種情境下,關心全球事務的青年實在很難將以色列與「受迫害」的標籤連結,因為現實環境怎麼看,都是巴勒斯坦人更適合這個描述。

這段認知轉變隨後也被Z世代(1997-2012年出生)顯著強化。這代青年不僅距離大屠殺十分遙遠,也沒有生活在以阿戰爭的歲月,更沒有經歷過1990年代以巴簽署《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的時空,沒有看過以色列左翼、巴勒斯坦溫和派,曾經為了和平共存而攜手合作。

從他們有記憶以來,現實中的以色列就是個不公正的佔領方,對加沙地帶執行漫長的不人道封鎖、多次發起攻勢遂行殺戮,對約旦河西岸的非法佔領更是肆無忌憚。

而Z世代基於成長背景所形成的「以色列是迫害者」意識,就跟戰後嬰兒潮世代認為「以色列被迫害」一樣,都是根深蒂固不易改變的認知。

如今這種認知又受到美國兩股社會脈動的牽引,加劇了這次前僕後繼的校園反戰示威。轉自《觀察者網》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