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房」盛行 治亂像之疏與堵

中國多地近年出現了個人購買商品房用於專門放置骨灰盒的情況,有的社區存在一定比例的「骨灰房」,有的樓層甚至樓棟可能「住的死人比活人多」。選擇「骨灰房」的業主,大多生活在一、二線大城市,在位置比較偏僻、單價便宜的社區購房用於安置家中去世者骨灰盒進行祭拜。

近年來,多地被曝光有社區存在「骨灰房」,有的社區一棟樓存在多個「骨灰房」,或某一層都是「骨灰房」。很多居民無法接受「骨灰房」,據公開報道,2017年,江蘇如皋某社區就因「骨灰房」引起一批業主聚集抗議。

隨著「骨灰房」愈演愈烈,最近更是引起民眾的廣泛關注,「心理上過不去、不舒服」、「難以接受」、「肯定要舉報」……社交平台上「骨灰房」話題下,很多網友發表類似觀點,認為「一想到和一堆已經去世的人住在一起,出門都覺得樓道冷了一些,陰森森的。」

事實上,「骨灰房」不僅與情不通,與法也不符。有專家指,個人購買商品房專門放置骨灰盒的行為,違背中國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原則。購房人將「居住」用途的住房改為「喪葬」用途的「骨灰房」,也構成對土地用途的改變,違反相關法律規定。

殯葬方式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文化問題。普遍認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喪葬禮俗不僅強調追思紀念,也強調在喪葬儀式中以生者間的良性互動,加固友鄰之間的情誼,不僅注重調整家庭內部的關係,也要利於調整周邊關係。而在這一點上,「骨灰房」顯然沒有實現。

然而在盡孝與盡力之間,「骨灰房」似乎成了一種無奈選擇。選擇「骨灰房」的業主大多生活在一、二線大城市,而大城市存在墓地價格高、管理費用貴、租期短等現實問題,讓親人「入土為安」代價不小。

有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一、二線大城市墓園的墓地價格屢有上漲態勢,即使是一些品質一般、地理位置偏遠的墓地,價格也要十多萬元人民幣,而且購買後只享有20年的使用權,過期要續費,每年還需要支付墓地管理費。而去年「上海天價墓地76萬一平米」的話題甚至衝上熱搜,話題的焦點是上海松鶴陵園,其高昂的墓地價格比上海浦東區的房價(13萬元/平方米)貴了近6倍。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人口老齡化加劇,殯葬用地不足問題將更加凸顯。由於這一現象的根源在於「天價墓地」,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官方應當通過優化墓地供應政策、整治殯葬收費亂象、提供多元化的殯葬服務等措施來緩解當前狀況,最終達到生者「住有所安」與逝者「死有所葬」的平衡,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在做好嚴格監管的「堵」的文章之外,從長遠看還需要更多「疏」的舉措。近年來中國不少地方陸續推出了節地生態葬,例如樹葬、花葬、海葬、草坪葬、花壇葬等方式。相較於傳統墓地葬,這種新型方式更加實惠,並且能節省土地資源。官方不妨通過輿論宣傳、加強相關設施建設的方式引導公眾通過此方式安葬,從而有效減少「骨灰房」的數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正視現實,改變觀念,似乎是在「骨灰房」之外更好的選項。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