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休學一年 「留白」好過留憾

曾繼濤 中國

日前一則母親要求女兒在大學休學一年的視頻登上微博熱搜。視頻中女兒向母親表達了在大學感到很累,不想讀書了的抱怨。母親了解後,並沒有指責和教育,反而認為女兒「確實該休息一下了」,「歇一下,喘口氣而已,天又不會塌」。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灌輸著只要努力到下一人生階段,生活就會好起來的思想:「考上大學就好了,卻發現到了大學的課比高中更難更多;考上研究生就好了,卻沒人在意考研路上的學子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考上公務員就好了,卻沒人發現這條路上競爭壓力比考研只增不減;找到工作就好了,卻發現朝九晚五的生活總讓人喘不過氣……」究竟要多少個這樣的階段,才能真正過上我們被灌輸的「好起來的生活」?

休學不是逃避,而是清掃雜亂,學會重新開始的態度。心理學上表明,長期的心理壓力和情緒低落可能導致心理疲勞,這是一種由於持續的心理努力而導致的資源和能量耗盡的狀態。

心理疲勞會影響個體的集中力、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那麼,當一個人的精神和心理一直處於壓抑狀態,那他向前的動力又從而何來?只靠那虛無縹緲而一望無際的所謂「下一階段的美好生活」來支撐,顯然是不可靠的。

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我們習慣了追趕。吃苦耐勞,晝夜兼程當然是值得歌頌和鼓勵的,但當我們感到身心俱疲,力不從心的時候,為何不能停一停,歇一歇呢?

調整身心也是為了更好地趕路。去年6月,湖南懷化的一位父親讓12歲的女兒休學一年,並帶著她騎行遊中國,17天跨越了三個省。

這位父親認為:「文化課隨時都可以補,女兒需要一種不同的體驗」。

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裡,人生的容錯率遠比我們想像的要高。每個人的選擇和成長路徑都應該被尊重,允許自己偶爾斷個電,偶爾比別人慢一步,等調整好狀態,再繼續上路。就像,天在那裡,並不會因為你偶爾停留就塌下來。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