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寫作業遇上老師「反偵查」 教育界上演「貓鼠遊戲」

教育領域對AI檢測工具的歡迎度逐漸增加,此趨勢引發了一些專家的擔憂。近日,民主與科技中心(The Center for Democracy & Technology CDT)對中學和高中教師進行的調查顯示,68%的教師在過去一年中使用過AI檢測工具,比前一年有顯著上升。同一調查也顯示,學生因被指控在作業中使用生成式AI而頻繁引發爭議。在2023-24學年,63%的教師表示有學生因此陷入困境,較上一學年的48%上升。儘管幾乎沒有證據顯示AI推動作弊浪潮,但民主與科技中心的調查顯示,一半的教師表示對學生提交的作業原創性持懷疑態度。

紐約市居民聯盟共同創辦人臧東慧評論道:「科技進步本是好事,關鍵在於我們如何使用它,以及如何使科技發揮最大價值。科技的重要作用是,在我們已經掌握了某項技能後,幫助 我們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性勞動,而不是直接省略學習的過程。」他補充說:「對於學生而言,若僅依賴AI來完成作業,將省去學習、消化和練習知識的過程,偷懶如若養成習慣絕非好事」。因此,教師們使用AI檢測工具,也是為了阻止AI在學生中的進一步流行。

知行教育中心的教師也指出,學生群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由於學生的技能應該是逐步提高的,若學生的作業答案突然變得過於完美,或者進步幅度異常,就很容易被懷疑是AI生成或作弊的結果。

據了解,目前的AI檢測過程是一種涉及計算和數據分析的過程。這些工具經過訓練,能夠使用特定的資料庫來對比分析,並以不同程度的確定性判斷作品是否為原創或由AI生成。工具的準確性依賴於其所使用的訓練資料庫的質量、數量和類型,以及設計中的算法功能。因此,AI檢測軟件並非完美解決方案,不能保證檢測結果百分百準確。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

紐約某學校課堂。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