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規律 加強「死亡教育」

有誕生,就有死亡,和墨西哥人不同,東亞人的日常生活中,對於「死亡」的談論也是頗為忌諱的,一個人死了,往往會說一個人走了,委婉中折射了些許恐懼。其實所有的生命在活著的時候都會感受痛苦,死了又何懼之有?

近日「上海開出殯葬主題咖啡館」引發熱議,這間名為「擺渡人」的咖啡店,店內擺著壽衣、骨灰盒、靈柩,甚至連拉花也是一個「奠」字。咖啡師主營白事服務,咖啡沒有標價,也沒有菜單,客人需要通過回答「死亡問題清單」來交換。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不可避免會經歷親人的離開,如何處理這種悲傷,是社會的生死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在死亡一事上,同樣有著生物學上的進程。然而,直到現在,人們才開始瞭解它,或者說重新發現它。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ICD-10)中並沒有「自然死亡」一項。一個人的死亡,似乎必須是某種疾病的結果。

從前所謂的某人因為年老力衰而死,這在現代醫學中是不存在的。難怪醫生覺得自己有必要對患者的死亡過程一直進行幹預。他們不認為存在自然死亡,不知道可以對此有所準備、予以陪伴,尤其是不要進行無必要的干擾。絕大多數瀕臨死亡者(據估計高達90%)是可以在受過培訓的家庭醫生及臨終關懷助理的陪伴下,順利地走完最後一步的。

殯葬主題咖啡館所代表的,是一種社會化的「死亡教育」。殯葬主題咖啡館就是從社會、文化層面,向公眾掀開了死亡教育的一角。它用陳設的壽衣和靈柩撬開了社會長久以來「秘而不宣的沉默」。人們直視死亡的同時,也應從中領悟祖輩對死之敬畏。死亡教育是一個系統,不應該只停留在社會層面,也需要滲入學校與家庭教育之中。

年輕人並不脆弱,能夠也願意獨立思考關於生命和死亡的議題。生命教育不應該是零散的、碎片的、畏縮的,要敢於說、有脈絡、成體系;關於死亡教育的社會氛圍也不能是迴避的、迷信的、保守的;當孩子們問起「死亡」,回答他們的不應是支吾的話語。死亡是生命的過程,是永遠的人生課題。

醫學專家指出,人不會突然死亡,而是各器官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時間點上功能減弱,最終完全停止。在死亡階段,在大多數人身上,可以觀察到一個所謂的「循環中心化」現象:為了讓內臟和大腦得到充分的血液供應,離心臟遠的身體部位得到的血液供應會較少。這會造成血壓下降,尤其是腎臟功能會因此大受損害。真正的死亡意味著,身體重要器官之間的協調活動崩塌了,不再有心臟和呼吸。

弗羅爾曾經是慕尼黑大學醫院的新教牧師團隊的負責人,他作過一場標題為「你死了,而我活著?——在生命的邊界學會生活」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引用了一首阿拉伯語詩歌:「活著時,人們都在睡著。只有死時,他們才醒來。」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