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會年會時代廣場舉行 聚焦中美關係對美國亞裔影響

百人會年會19日在曼哈頓時代廣場舉行,隨著中美關係緊張,以及疫情後仇亞事件在美國劇增,全天年會以這兩主題作出討論,並邀請了不少有份量的講者,吸引了數百人參加。

今年年會主要兩條主線,一是中美及國際關係對美國亞裔的影響,研討題目計有「美國國防政策對亞裔影響」、「中美科技工業的較勁」、「外國投資發生了甚麼事」、「中國經濟會像日本走向蕭條嗎」、「三位美國駐華大使如何看中美前景」。另一主線探討美國本土的亞裔議題,計有「教育上針對亞裔的平權法案可否用在各大公司企業內」、「亞裔如何應對國內不斷增加的仇亞氣氛」、「如何面對和解決亞裔職場上的天花板」、「中美關係張如何影響亞裔在政策高層工作」、「2024年總統選舉對亞裔的衝擊」等等,題目敏感而接地氣,吸引了很多觀眾。

第二代華人移民,今年57歲皇后學院歷史上第一位華人校長吳華揚表示,華人說話眼睛不敢直視及頭抬不起來的現象已經過去,今天的華人受欺壓會去報警,對不平案件集體出現在法庭已蔚為成風,這是個可喜的改變,但比起非裔的民權運動,華人仍然要努力前進。

疫情期間,百人會從2020年開始在線上舉行一個探討華人職場上各行各業的天花板,原以為3、4次的講座因為受到火熱的反應舉辦了34次不同講座,參加者高達9000,事後點擊重看高達11,000人,可見華人在美國職場上受到限制及歧視的普遍性。

史丹福大學行政高層Gordon Chang說,華人儘管學歷優秀但總是不被看見的群體,他爭取多年後在大學的進升是依賴非裔的幫助。

麻省理工教授Jackson Lu表示,他為亞裔職場升遷做了11年研究,篤信數據是最有力的說話,他說全美亞裔做高管工作比率為100人只有19人,19人中以南亞為主,華人極為少數。華人須以跑「馬拉松」的精神去改變這個現象。

2024年總統選舉上,NBC跑國會的資深記者Scott Wong表示,無論亞裔是那個黨派,都再次面對兩位爭議的候選人特朗普及拜登,近年來,社交媒體力量不容輕視,社交媒體已把控了大眾的注意力,現在兩黨對「TikTok」都不懷好意,「TikTok」在美國用戶超過一億,被認為是中國政府掌控美國的途徑,成為一支新的思想控制工具,美國大選、台灣問題、烏克蘭戰爭等,觀點將被操控,而「TikTok」直接與中國相關,間接影響美國華人。從90年代李文和事件,到2019年彭博一文指出,華人一直無法融入美國政府高層工作,因為美國政府普遍對華人不信任(mistrust),認為華人家庭無論在經濟或政治上,都連結自身的家鄉。

前加州聯邦檢察官律師Carol Lam指出,華人申請聯邦政府工作,無疑在學歷上佔優勢,但在背景調查上遇阻礙,而美國與其他國家關係的起伏直接影響背景調查的力度,現在中美關係緊張,華人求職難免被深入調查,近年來,不少華人科學家被指控為間諜。數年前的「千人計劃」原意是兩國科學天才的交流,卻淪為培育出賣國家機密的温床。三位前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芮效儉及卡博斯談「中美關係的前景」座談會最受歡迎,芮效儉(Stapleton Roy)1991至95為駐華大使,卡博斯(Max Baucus)為聯邦參議員,2014年出任駐華大使。

芮效儉說,他是中國天安門事件後的大使,作為被指打壓爭取民主自由的中國,他的工作是重新打開中美對話,當中國在1993年全面改革開放,國際認識的中國早已與文革時期的刻板印象全然不同。

卡博斯說,2014年起,他已隱隱感覺到中國政府逐漸收緊開放政策,包括對中國國內NGO的緊盯著,對外駐記者的打壓及驅趕,充份見到習近平對政治穩定的掌控。

卡博斯認為中國政府對下任美國總統傾向拜登多於特朗普,因為拜登政策是可以「預估」,而特朗普行事作風「無法預料」,他認為中美展開深入對話會緩解目前緊張關係。

芮效儉則持相反意見,他認為中美關係在未來可見的將來仍然是「滿布雲霧」,台海問題,中美貿易戰、烏克蘭戰爭及全球安危上,中美歧見不容易化解。

百人會晚宴上,邀請了美國貿易部長戴琦及韓裔國會議員Andy Kim發表演講,並頒獎表揚美滿電子科技創辦人戴偉立Weili Dai)及著名華人舞蹈家沈偉。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講者談及華人在職場上如突破族裔天花板。

 

三位駐華大使座談吸引很多觀眾。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