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首映 重溫華埠市大建校艱辛

僑領在中華總會館宣傳「地段的追蹤」市立大學華埠北岸區分校紀錄片。記者蘇婕雅攝

市立大學華埠北岸區分校。記者蘇婕雅攝

服務華埠超過50年的資深商董伍璇燦。記者蘇婕雅攝

市立大學華埠北岸區分校項目的發起人也是當時的中華總會館總董林炳昌。記者蘇婕雅攝

本報記者蘇婕雅三藩市報道

一部名為「地段的追蹤」(Block by Block)的市立大學華埠北岸區分校紀錄片,將於本週六(12月2日)上午11時,在該分校的4樓(808 Kearny St)向公眾首播。這套片長30分鐘的紀錄片展示的不單是設立華埠分校的所遇到的重重險阻,更是 發 每一個華人社區成員如何爭取自己應得權益的榜樣。

昨天上午在中華總會館舉行了該紀錄片的宣傳記者會,多位當年全力支持興建分校的僑領出席,包括:項目的發起人及當時的中華總會館總董林炳昌、現任總董黃國康、三藩市高等法院退休法官鄧孟詩、前加州公共教育局副總監謝國器(Henry Der)、資深商董伍璇燦、寧陽總會館主席李燦桐等。

林炳昌表示,25年前加州選民批准了公共資金在華埠建立社區大學,但也有一 時任高官及社區人士對這提議極大反對,並用盡他們的權力試著阻止建築學校。特別是在華埠興建一座16層高校園,當中所受到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無論遇到多大的阻力,我們都一一克服,成就了今天的華埠校區,因為學習英語是華裔移民工作、生活、學習或做生意的必要條件,也為移民在這\xf9堛熊o展帶來新希望。」

服務華埠超過50年的資深商董伍璇燦指出,「當年那些反對的人士籌集了100萬元來反對這個項目,但華人很團結很齊心,收集了25000個同意該項目的簽名,令校舍得以建成。」

鄧孟詩說,紀錄片之所以名為「地段的追蹤」,因為當時真的逐一地段仔細地進行搜查,才在選址在華埠的 Kearny 街夾華盛頓街。與反對聲音進行抗爭這段歷史不應被遺忘,「希望華人可以借鑑這段歷史爭取我們的權益,幫忙全體華人上進!」主辦方歡迎僑團及僑胞一起觀看「地段的追蹤」,為學生、教育工作者和社區團體分享經驗,使他們有能應對華裔美國人今天和未來面臨的新挑戰。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