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制訂一份清單,指定10種技術為「關鍵」技術,尋求保護它們,免落入對手如中國手中。當中4大關鍵技術即先進半導體、人工智能(AI)、量子技術、生物科技,認為尤其需要優先保護,確保不會被一些國家濫用於軍事用途。
歐盟一名官員日前表示,歐盟委員會將評估4大關鍵技術,確保不會被一些不符合歐盟價值觀的國家用作武器,包括半導體(微電子、光子學、高頻芯片、半導體製造設備)、人工智能(高效能運算、雲端及邊緣運算、數據分析、電腦視覺、語言處理、物件辨識)、量子技術(量子運算、量子密碼學、量子通訊、量子傳感及雷達)、生物技術(基因改造技術、疫苗、基因組定序、合成生物學等)。
清單上其他6種關鍵技術包括先進連接、導航和數碼技術;先進傳感技術;太空和推進(包括高超音速);能源(包括核聚變);機器人技術;先進物料、製造和回收技術。
該名不願具名的官員表示,歐盟委員會將針對4大關鍵技術,在今年底前與成員國完成風險評估,並於明年起減輕風險。歐盟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出口管制,並與意見相合的盟國合作。這是歐盟6月公布的經濟安全戰略一環,也呼應美國、澳洲等對中國憂慮所採取的類似措施。一些歐盟官員和外交官擔心,3日公布的關鍵技術清單,可能會被相關行業的公司用作擴大國家援助範圍的後門,而這些政策主要有利法國和德國等較大型的成員國,從而扭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