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就《芯片法案》發布最終「護欄」條款,防止美方補貼資金被中國或其他對美國國安構成威脅的國家利用。「護欄」條款禁止獲美國補貼的實體,10年內在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擴大半導體生產,禁止受補貼企業,與受關注的外國實體,進行聯合研究或技術許可工作。
路透社報道,美國去年8月推出規模2800億美元的《芯片法案》,其中527億美元用於向芯片行業提供補貼,以便強化美國在高科技領域與中國的競爭,同時降低美國在先進半導體芯片上對外國和外國公司的依賴。
美國商務部從今年6月起開始接受美國半導體製造業以及芯片製造設備和材料行業總額為390億美元補助的申請,並於8月9日透露,一共有460多家公司對獲取美國政府提供的巨額半導體芯片補助款表達了興趣,但是由於如何執行《美國芯片法》的最後規則的細節一直沒有公布,因此商務部也一直沒有宣布申請補助獲批准的公司名單。商務部公布芯片法執行細則之後就為美國公司取得補助款掃清了最後的障礙。
美國今年3月首次提出「護欄」條款,當時中國外交部回應指,美方所謂「護欄」是徹頭徹尾的科技封鎖以及保護主義行徑,中方堅決反對,已多次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與此同時,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報道,中美決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與交流。報道指,「經濟工作組」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組」由中國央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主導。兩個工作組將定期、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與交流。
戴琪:冀年底前完成對華301關稅審核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期望在年底前完成對中國的301關稅審核工作。戴琪在一個論壇上表示,美中經濟關係既複雜亦有重要性,需非常慎重地考慮,如何重新平衡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關係,令情況變得更加公平,會檢視這些關稅是否必要,以及是否能有效保護美國工人和經濟利益,目標年底前完成。
對於戴琪仍未與主管經濟事務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她強調最重要是雙方保持溝通,已通過各種渠道向中方表達,期望會面和接觸,以深化雙方理解,特別是美中兩個經濟體存在摩擦的領域。